斯大林曾说过:“这次行动按其计划的周密、规模的宏大和行动的技巧来说,在战争史上还从来没有过类似的先例。”它“迫使希特勒德国在两个战场上同时作战”。他所说的“这次行动”是( )
A.凡尔登战役 | B.诺曼底登陆 |
C.斯大林格勒战役 | D.攻克柏林战役 |
十一届三中全会实际上形成了以谁为核心的党中央领导集体()
A.毛泽东 | B.周恩来 | C.邓小平 | D.江泽民 |
十一届三中全会是建国以来党的历史上具有深远意义的转折点,这次会议召开()
A.1976年10月 | B.1978年底 | C.1980年底 | D.1986年初 |
南斯拉夫某城有一石碑,刻有文字“1914年6月28日,加夫里诺·普林西普在这里用他的子弹,表达了我们人民对暴虐的反抗和对自由的向往。”碑文记载的事件是第一次世界 大战的导火线,这个事件是()
A.莱克星顿的枪声 | B.萨拉热窝事件 |
C.查理一世命丧断头台 | D.波士顿倾茶事件 |
读下图,指出导致世界石油产量变化的最主要原因是()
A.蒸汽机的发明 | B.发电机的问世 |
C.内燃机的广泛应用 | D.有轨电车的创制 |
下表是1870-1913年美、德、英、法工业产值在世界工业生产中的比重变化表。
![]() 年份 |
美国 |
德国 |
英国 |
法国 |
1870年 |
23% |
13% |
32% |
10% |
1913年 |
38% |
16% |
14% |
6% |
造成这种变化的原因是()
A.新航路的开辟B.资本主义制度的确立
C.第二次工业革命D.大工厂生产的开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