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列对下图《被隔开的东西柏林》反映的现象的表述,不正确的是( )
A.两大军事政治集团对峙的直接产物 |
B.根源是两种社会制度间的矛盾不可调和 |
C.美苏“冷战”造成恶果 |
D.反映了二战后德国的分裂 |
杨天石指出:“这次革命的目标是:民族独立、人民民主和普遍富裕。这次革命的成果是: 皇冠落地,中国历史从帝制走向共和。”据此判断,这次革命的旗帜是()
A.自强求富 | B.维新变法 |
C.三民主义 | D.民主科学 |
沈从文曾让儿子读胡适的诗《希望》》“我从山中来,带得兰花草,种在小园中,希望花开早……”儿子没看完便说:“这种诗像小孩写的!”沈从文说:“那时候能写这种小孩子东西已经很了不得。没人提倡这些,你就读不到那么多新书,我也不会写小说。”这个故事与新文化运动内容联系最紧密的是()
A.提倡民主,反对专制 |
B.提倡新文学,反对旧文学 |
C.提倡科学,反对迷信 |
D.提倡新道德,反对旧道德 |
西方报纸称:“甲午以后,中国有三党:守旧党……意在保存现在之局面;中立党……意在保国以变法;维新党……意以作乱为自振之机。”文中的守旧党、中立党、维新党分别是指()
A.顽固派、维新派和革命派 |
B.抵抗派、洋务派和维新派 |
C.顽固派、洋务派和维新派 |
D.顽固派、抵抗派和洋务派 |
它首次在中国大地宣告国家主权属于人民,……国会政治、政党政治、舆论监督政府等民权政治,变人治为法治的尝试由此正式开端。替代文中“它”最恰当的是()
A.中国同盟会 | B.武昌起义 |
C.中华民国 | D.中华苏维埃共和国 |
(新疆乌鲁木齐卷)(2015新疆乌鲁木齐)在某校八年级(8)班历史课上,同学们围绕中国近代化的有关问题展开热烈的讨论。下列李伟同学的观点中不正确的是()
A.洋务运动为中国的近代化开辟了道路 |
B.公车上书揭开了变法维新运动的序幕 |
C.辛亥革命结束了两千多年的封建帝制 |
D.新文化运动是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