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后面的题。
独 乐 园 记 司马光
孟子曰:“独乐乐不如与人乐乐,与少乐乐不如与众乐乐”,此王公大人之乐,非贫贱者所及也。孔子曰:“饭蔬(疏)食饮水,曲肱而枕之,乐在其中矣”;颜子“一箪食,一瓢饮”,“不改其乐”;此圣贤之乐,非愚者所及也。若夫“鹪鹩①巢林,不过一枝;偃鼠饮河,不过满腹”②,各尽其分而安之。此乃迂叟③之所乐也。
熙宁四年迂叟始家洛④,六年,买田二十亩于尊贤坊北关,以为园。其中为堂,聚书出五千卷,命之曰读书堂。堂南有屋一区,引水北流,贯宇下,中央为沼,方深各三尺。疏水为五派,注沼中,若虎爪;自沼北伏流出北阶,悬注庭中,若象鼻;自是分而为二渠,绕庭四隅,会于西北而出,命之曰弄水轩。堂北为沼,中央有岛,岛上植竹,圆若玉玦,围三丈,揽结其杪,如渔人之庐,命之曰钓鱼庵。沼北横屋六楹,厚其墉茨,以御烈日。开户东出,南北轩牖,以延凉飔,前后多植美竹,为清暑之所,命之曰种竹斋。沼东治地为百有二十畦,杂莳草药,辨其名物而揭之。畦北植竹,方若棋局,径一丈,屈其杪,交桐掩以为屋。植竹于其前,夹道如步廊,皆以蔓药覆之,四周植木药为藩援,命之曰采药圃。圃南为六栏,芍药、牡丹、杂花,各居其二,每种止植两本,识其名状而已,不求多也。栏北为亭,命之曰浇花亭。洛城距山不远,而林薄茂密,常若不得见,乃于园中筑台,构屋其上,以望万安、轘辕,至于太室,命之曰见山台。
迂叟平日多处堂中读书,上师圣人,下友群贤,窥仁义之源,探礼乐之绪,自未始有形之前,暨四达无穷之外,事物之理,举集目前。所病者、学之未至,夫又何求于人,何待于外哉!志倦体疲,则投竿取鱼,执纴⑤采药,决渠灌花,操斧伐竹,濯热盥手,临高纵目,逍遥相羊,惟意所适。明月时至,清风自来,行无所牵,止无所框,耳目肺肠,悉为己有。踽踽焉,洋洋焉,不知天壤之间复有何乐可以代此也。因合而命之曰独乐园。
或咎迂叟曰:“吾闻君子所乐必与人共之,今吾子独取足于己不及人,其可乎?”迂叟谢曰:“叟愚,何得比君子?自乐恐不足,安能及人?况叟之所乐者薄陋鄙野,皆世之所弃也,虽推以与人,人且不取,岂得强之乎?必也有人肯同此乐,则再拜而献之矣,安敢专之哉!”
【注】①鹪鹩(jiāo liáo):一种鸟。②“若夫”四句:语出《庄子·逍遥游》。③迂叟:作者自称。④熙宁四年(公元1071年),作者在政治上失意,便退居洛阳,全力编修《资治通鉴》。⑤纴(rèn):纺织。
4.下列各句中,对加点字解释正确的一项是( )
A.疏水为五派, 注沼中若虎爪 疏:疏通 |
B.厚其墉茨, 以御烈日 厚:巩固 |
C.围三丈,揽结其杪 杪:树枝 |
D.濯热盥手,临高纵目 盥:洗手 |
以下句子编为四组,全都能表现作者“独乐”情趣的一组是( )
①颜子“一箪食,一瓢饮”,“不改其乐” ②行无所牵,止无所框,耳目肺肠,悉为己有 ③开户东出,南北轩牖, 以延凉飔 ④志倦体疲, 则投竿取鱼,执纴采药 ⑤不知天壤之间复有何乐可以代此也 ⑥今吾子独取足于己不及人,其可乎
A.①③⑤ | B.②④⑥ | C.②④⑤ | D.①③⑥ |
下列对文章的叙述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
A.文章开篇引用孟子、孔子、颜子、庄子等人关于乐趣的论述,目的是通过对比比较,引出对独乐园的描写, 并肯定了庄子论断的正确。 |
B.作者精心具体地描绘了独乐园的布局及构筑,每一处都突出了他对独乐园的喜爱之情,同时也表现了他在建筑设计上的造诣很深。 |
C.整篇作品,不论是对独乐园的写景状物还是抒情议论,除作者外,没有提及第二位家人或友人,这一构思符合文章“独乐之趣”的宗旨。 |
D.本篇名为叙写作者居住于“独乐园”的种种乐趣,实则表达了作者政治上失意后,退隐洛阳的孤独寂寞、愤世嫉俗、不再出仕的情感。 |
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独乐乐不如与人乐乐,与少乐乐不如与众乐乐。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吾闻君子所乐必与人共之,今吾子独取足于己不及人,其可乎?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用斜线(/)给下面的短文断句。(限画8处)
所谓齐其家在修其身者人之其所亲爱而辟焉之其所贱恶而辟焉之其所畏敬而辟焉之其所哀矜而辟焉之其所敖情而辟焉故好而知其恶恶而知其美者天下鲜矣。
——明·朱熹《大学章句·传八》
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小题。
为兄轼下狱上书
苏辙
①臣闻困急而呼天,疾痛而呼父母者,人之至情也。臣虽草芥之微,而有危迫之恳,惟天地父母哀而怜之!
②臣早失怙恃,惟兄轼一人,相须为命。今者窃闻其得罪逮捕赴狱,举家惊号,忧在不测。臣窃思念,轼居家在官,无大过恶。惟是赋性愚直,好谈古今得失,前后上章论事,其言不一。陛下圣德广大,不加谴责。轼狂狷寡虑,窃恃天地包含之恩,不自抑畏。顷年,通判杭州及知密州日,每遇物托兴,作为歌诗,语或轻发。向者曾经臣寮缴进,陛下置而不问。轼感荷恩贷,自此深自悔咎,不敢复有所为。但其旧诗已自传播。臣诚哀轼愚于自信,不知文字轻易,迹涉不逊,虽改过自新,而已陷于刑辟,不可救止。
③轼之将就逮也,使谓臣曰:“轼早衰多病,必死于牢狱。死固分也,然所恨者,少抱有为之志,而遇不世出之主,虽龃龉于当年,终欲效尺寸于晚节。今遇此祸,虽欲改过自新,洗心以事明主,其道无由。况立朝最孤,左右亲近,必无为言者。惟兄弟之亲,试求哀于陛下而已。”臣窃哀其志,不胜手足之情,故为冒死一言。
④昔汉淳于公得罪,其女子缇萦,请没为官婢,以赎其父。汉文因之,遂罢肉刑。今臣蝼蚁之诚,虽万万不及缇萦,而陛下聪明仁圣,过于汉文远甚。臣欲乞纳在身官,以赎兄轼,非敢望末减其罪,但得免下狱死为幸。兄轼所犯,若显有文字,必不敢拒抗不承,以重得罪。若蒙陛下哀怜,赦其万死,使得出于牢狱,则死而复生,宜何以报!臣愿与兄轼洗心改过,粉骨报效。惟陛下所使,死而后已。
⑤臣不胜孤危迫切、无所告诉,归诚陛下;惟宽其狂妄,特许所乞,臣无任祈天请命激切陨越之至。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惟天地父母哀而怜之怜:同情 |
B.今者窃闻其得罪逮捕赴狱狱:监狱 |
C.轼感荷恩贷贷:宽恕 |
D.臣欲乞纳在身官纳:缴纳 |
下列各句中,加点词意义和用法都相同的一项是()
A.臣虽草芥之微,而有危迫之恳秦以城求璧而赵不许 |
B.故为冒死一言斩木为兵,揭竿为旗 |
C.臣窃哀其志吾其还也 |
D.臣无任祈天请命激切陨越之至不知东方之既白 |
把第Ⅰ卷文言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臣闻困急而呼天,疾痛而呼父母者,人之至情也。
(2)死固分也,然所恨者,少抱有为之志,而遇不世出之主。苏辙的书启,善于根据不同的对象,依据对方的身份和心理,灵活采用不同的表达方式,巧妙地把自己的意图表达出来,使对方易于理解和接受,以达到上书的目的。试结合第Ⅰ卷文言文第②段简要分析。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小题。
石天麟,字天瑞,顺州人。年十四,入见太宗,因 留宿卫。天麟好学不倦,于诸国书语无不习。帝命中书令耶律楚材厘正庶务,选贤能为参佐,天麟在选,赐名蒙古台。宗王征西域,以天麟为断事官。
宪宗六年,遣天麟使海都,拘留久之,既而边将劫皇子北安王以往,寓天麟所。天麟稍与其用事臣相亲狎,因语以宗亲恩义,及臣子逆顺祸福之理,海都闻之悔悟,遂遣天麟与北安王同归。天麟被拘留二十八年,始得还,世祖大悦,赏赉甚厚。拜中书左丞,兼断事官。天麟辞曰:“臣奉使无状,陛下幸赦弗诛,何可复叨荣宠。况臣才识浅薄,年力衰惫,岂能任政,恐徒贻庙堂羞,不敢奉诏。”帝嘉其诚,褒慰良久,从之。
有谮丞相安童尝受海都官爵者,帝怒,天麟奏曰:“海都实宗亲,偶有违言,非仇敌比,安童不拒绝之,所以释其疑心,导其臣顺也。”帝怒乃解。江南道观偶藏宋主遗像,有僧素与道士交恶,发其事,将置之极刑,帝以问天麟,对曰:“辽国主后铜像在西京者,今尚有之,未闻有禁令也。”事遂寝。天麟年七十余,帝以所御金龙头杖赐之,曰:“卿年老,出入宫掖,杖此可也。”时权臣用事,凶焰薰炙,人莫敢言。天麟独言其奸,无所顾忌,人服其忠直。
成宗即位,加荣禄大夫、司徒,大宴玉德殿,召天麟与宴,赐以御药,命左右劝之酒,颇醉,命御辇送还家。武宗即位,进平章政事。至大二年秋八月卒,年九十二。赠推诚宣力保德翊戴功臣、开府仪同三司、太师、上柱国,追封冀国公,谥忠宣。
子珪,累官治书侍御史,迁枢密副使,复为侍御史,拜河南行中书省右丞,升荣禄大夫、南台御史中丞,卒。次子怀都,初袭断事官,累迁刑部尚书、荆湖北道宣慰使。孙哈蓝赤,袭断事官。
《元史•石天麟传》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寓天麟所寓:暂时住在。 |
B.麟稍与其用事臣相亲狎狎:亲近 |
C.所以释其疑心释:解释 |
D.事遂寝寝:停止,平息 |
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A.因 留宿卫因 人之力而敝之 |
B.于诸国书语无不习于其身也,则耻师焉 |
C.帝以所御金龙头杖赐之久之,能以足音辨人 |
D.复为侍御史吾属今为之虏矣 |
以下六句话分别编为四组,全部能表现出石天麟敢言忠直的一项是()
①因语以宗亲恩义,及臣子逆顺祸福之理②海都实宗亲,偶有违言,非仇敌比
③赐以御药,命左右劝之酒④辽国主后铜像在西京者,今尚有之
⑤天麟独言其奸,无所顾忌⑥拜河南行中书省右丞,升荣禄大夫
A.①③⑥ | B.②④⑥ | C.③④⑤ | D.①②⑤ |
对原文有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下列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石天麟字天瑞,顺州人,十四岁时担任宿卫。他喜好学习,不知疲倦。宗王征讨西域,任命他为断事官。 |
B.宪宗六年,派遣石天麟出使海都,被海都拘留二十八年才得以返回,世祖非常高兴,赏赐他非常优厚。 |
C.江南地区的道观偶然藏有宋朝皇帝的遗像,被一位僧人揭发,朝廷准备对道士处以极刑,在石天麟的劝说下事情作罢。 |
D.成宗皇帝即位,加封石天麟为荣禄大夫、司徒。石天麟去世后儿子石珪承袭官职为断事官,后升任刑部尚书、荆湖北道宣抚使。 |
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加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帝命中书令耶律楚材厘正庶务,选贤能为参佐,天麟在选,赐名蒙古台。
(2)臣奉使无状,陛下幸赦弗诛,何可复叨荣宠。况臣才识浅薄,年力衰惫,岂能任政,恐徒贻庙堂羞,不敢奉诏。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小题。
宋祁字子京,与兄庠同时举进士,礼部奏祁第一,庠第三。章献太后不欲以弟先兄,乃擢庠第一,而置祁第十。初任复州军事推官,预修《广业记》成,迁尚书工部员外郎。方陕西用兵,调费日蹙,上疏曰:兵以食为本,食以货为资,圣人一天下之具也。今左藏①无积年之镪②,太仓无三岁之粟,南方冶铜匮而不发,良由取之既殚、用之无度也。朝廷大有三冗,小有三费,以困天下之财。财穷用褊,而欲兴师远事,诚无谋矣。能去三冗、节三费,专备西北之屯,可旷然高枕矣。
景祐中,诏求直言,祁奏:“人主不断是名乱。《春秋》书:‘殒霜,不杀菽。’天威暂废,不能杀小草,犹人主不断,不能制臣下。”又谓:“与贤人谋而与不肖者断,重选大臣而轻任之,大事不图而小事急,是谓三患。”其意主于强君威,别邪正,急先务,皆切中时病。
会进温成皇后为贵妃。故事,命妃皆发册,妃辞则罢册礼。然告在有司,必俟旨而后进。又凡制词,既授阁门宣读,学士院受而书之,送中书,结三少衔,官告院用印,乃进内。祁适当制,不俟旨,写诰不送中书,径取官告院印用之,亟封以进。后方爱幸,觊行册礼,得告大怒,掷于地。祁坐是出知许州。甫数月,复召为侍读学士、史馆修撰。祀明堂,迁给事中兼龙图阁学士。坐其子从张彦方游,出知亳州,兼集贤殿修撰。
又自为志铭及《治戒》以授其子:“三日敛,三月葬,慎无为流俗阴阳拘忌也。棺用杂木,漆其四会,三涂即止,使数十年足以腊吾骸、朽衣巾而已。毋以金铜杂物置冢中。且吾学不名家,文章仅及中人,不足垂后。为吏在良二千石下,勿请谥,勿受赠典。冢上植五株柏,坟高三尺,石翁仲他兽不得用。若等不可违命。”其子遵《治戒》不请谥,久之,学士承旨张方平言祁法应得谥,谥曰景文。
(选自《宋史·宋祁传》,有删节)
注释:①左藏:古代国库之一,以其在左方,故称左藏。②镪:钱串,引申为成串的钱。后多指银子或银锭。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预修《广业记》成预:参与 |
B.祁适当制适:适合 |
C.亟封以进亟:迅速 |
D.足以腊吾骸腊:枯干 |
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都相同的一组是()
A.乃擢庠第一乃进内 |
B.太仓无三岁之粟径取官告院印用之 |
C.其意主于强君威坐其子从张彦方游 |
D.复召为侍读学士慎无为流俗阴阳拘忌也 |
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A.宋祁与其兄宋庠同举进士,理应贵为状元,却被太后以不合礼法为名改判第十。 |
B.在国用不足之时,宋祁上疏皇帝,提出了裁减官员、节省经费用于西北屯兵的主张。 |
C.在温成皇后举行完册封礼仪之后,宋祁因为礼仪上的小疏忽,被贬到许州担任知事。 |
D.宋祁晚年写过一篇遗嘱,要求死后薄葬,并告诫儿孙不准请求谥号和接受赠典。 |
把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①兵以食为本,食以货为资,圣人一天下之具也。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与贤人谋而与不肖者断,重选大臣而轻任之,大事不图而小事急,是谓三患。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为吏在良二千石下,勿请谥,勿受赠典。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阅读材料,完成小题。
人之相知,贵相知心。光武知严光之不能屈,而不绳以君臣之法;献子有友五人,皆无献子之家。故士之自负也愈大则其自待也愈重抱杰出之才逢破格之赏识而即欲顺从求悦者是不以道义自处而又以世俗之心待君子也。
(取材于刘开《知己说》)用斜线“/”给上面文言文中的画线部分断句。(限6处)
“人之相知,贵相知心”这两句话出自汉代李陵的文章《》,意思是。
根据上述材料,概括刘开政论文写作的论证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