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素周期表短周期的一部分。其中F原子的电子层数为n,最外层电子数为2n+1,核内质子数为2n2-1。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 |
|
B |
C |
D |
|
E |
F |
A.D的单质是常见的半导体材料
B.B与E形成的化合物不只一种
C.C与F的原子序数之差为8
D.A的最高价氧化物的水化物能和Al(OH)3反应
部分弱酸的电离平衡常数如下表:
弱酸 |
H2CO3 |
H2SO3 |
HClO |
电离平衡常数 (25℃) |
K1=4.30×10-7 K2=5.61×10-11 |
K1=1.54×10-2 K2=1.02×10-7 |
K=2.95×10-8 |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NaHSO3溶液中的离子浓度大小为:c(Na+)>c(HSO3-)>c(H+)>c(SO32-)>c(OH-)
B.相同温度时三种溶液的pH关系:Na2CO3>NaClO>Na2SO3
C.ClO-+CO2+H2O=HClO+HCO3-
D.2ClO-+SO2+H2O=2HClO+SO32-
室温下,在一定体积pH=12的Ba(OH)2溶液中逐滴加入一定物质的量浓度的NaHSO4溶液,当溶液中的Ba2+恰好完全沉淀时,溶液pH=11。若体积可以加和,则V(Ba(OH)2):V( NaHSO4)为()
A.1:4 | B.1:1 | C.1:2 | D.1: |
在体积为2L的密闭容器中进行下列反应:C(g)+CO2(g)2CO(g);△H=Q kJ·mol-1。下图为CO2、CO的物质的量随时间t的变化关系图。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CO在2-3min和4-5min时平均速率相等 |
B.当固焦炭的质量不发生变化时,说明反应已达平衡状态 |
C.5min时再充入一定量的CO,n(CO)、n(CO2)的变化可分别由c、b曲线表示 |
D.3min时温度由T1升高到T2,重新平衡时K(T2)小于K(T1) |
一定温度时,向2.0L恒容密闭容器中充入2molSO2和1molO2,发生反应:
2SO2(g)+O2(g)⇌2SO3(g).经过一段时间后达到平衡.反应过程中测定的部分数据见下表:
t/s |
0 |
t1 |
t2 |
t3 |
t4 |
n(SO3)/mol |
0 |
0.8 |
1.4 |
1.8 |
1.8 |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反应在前t1 s 的平均速率v(O2)=0.4/t1mol•L-1•s-1
B.保持其他条件不变,体积压缩到1.0L,平衡常数将增大
C.保持温度不变,向该容器中再充入0.3 molSO2、0.1molO2和0.2molSO3,则此时V正>V逆
D.相同温度下,起始时向容器中充入4mol SO3,达到平衡时,SO3的转化率大于10%
下列各表述与示意图一致的是()
A.图①表示25℃时,用0.1 mol•L-1盐酸滴定20 mL 0.1 mol•L-1 NaOH溶液,溶液的pH随加入酸体积的变化 |
B.图②中曲线表示反应2SO2(g)+O2(g)⇌2SO3(g);△H<0 正、逆反应的平衡常数K随温度的变化 |
C.图③表示10 mL 0.0l mol•L-1KMnO4酸性溶液与过量的0.1 mol•L-1H2C2O4溶液混合时,n(Mn2+)随时间的变化 |
D.图④中a、b曲线分别表示反应CH2=CH2(g)+H2(g)→CH3CH3(g)+Q使用和未使用催化剂时,反应过程中的能量变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