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W、X、Y、Z为原子序数依次递增的同一短周期元素,下列说法一定正确的是(m、n均为正整数)
A.若R(OH)n为强碱,则W(OH)(n+1)也为强碱 |
B.若HnXOm为强酸,则Y是活泼非金属元素 |
C.若Y的最低化合价为-2,则Z的最高正化合价为+6 |
D.若X的最高正化合价为+5,则五种元素都是非金属元素 |
能用H++OH-=H2O来表示的化学反应是( )
A.氢氧化镁和稀盐酸反应 | B.Ba(OH)2溶液滴入稀硫酸中 |
C.澄清石灰水和稀硝酸反应 | D.二氧化碳通入澄清石灰水中 |
分类是学习和研究化学的一种常用的科学方法。下列分类合理的是( )
①根据酸分子中含有的H原子个数将酸分为一元酸、二元酸等
②根据反应中是否有电子的转移将化学反应分为氧化还原反应和非氧化还原反应
③根据电解质在水溶液或熔融状态下能否完全电离将电解质分为强电解质和弱电解质
④根据元素原子最外层电子数的多少将元素分为金属和非金属
⑤根据反应的热效应将化学反应分为放热反应和吸热反应
A.②③⑤ | B.①②⑤ | C.①②③ | D.②③④⑤ |
在烧杯中加入水和煤油(密度:0.88 g/cm3)各50 mL,将一小粒金属钠(密度:0.97 g/cm3)投入烧杯中,观察到的现象可能是( )
A.钠在水层中反应并四处游动 |
B.钠停留在煤油层中不发生反应 |
C.钠在煤油的液面上反应并四处游动 |
D.钠在煤油与水的界面处反应并可能作上、下跳动 |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纯碱、烧碱均属碱 | B.SiO2、SO2均属酸性氧化物 |
C.凡能电离出H+的化合物均属酸 | D.盐类物质一定含有金属离子 |
a mol FeS与b mol FeO投入到V L,c mol·L-1的硝酸溶液中充分反应,产生NO气体,所得澄清溶液成分可看做是Fe(NO3)3、H2SO4的混合液,则反应中未被还原的硝酸可能为( )
①(a+b)×63 g ②(a+b)×189 g ③(a+b) mol ④ mol
A.①④ | B.②③ | C.①③ | D.②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