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关于经济重心南移的史实表述正确的是( )
①宋初,北方人口仅100多万户,而南方人口有230多万户,是北方的两倍多。
②南宋时,流传着"苏湖熟,天下足"的谚语,可见太湖流域已成为全国重要粮仓。
③宋朝时,发明了新农具曲辕犁和筒车。
④北宋时,国家的财政收入约80%来自淮河以南地区。
| A. | ①②③ | B. | ②③ |
| C. | ①②④ | D. | ③④ |
马克思说:“俄国不花费一文钱,不出动一兵一卒,而能比任何一个参战国(从中国)”得到更多的好处。这句话指的是俄国在第二次鸦片战争期间:
| A.取得协定关税特权 | B.掠夺圆明园大量珍宝 |
| C.获取中国大量赔款 | D.割占中国大片领土 |
如图,我国当代著名学者余秋雨说:“废墟是昨天派往今天的使者,废墟让我们把地理读成了历史。”下面的废墟中,我们可以解读的历史是:
| A.近代中国的大门开始被打开 |
| B.英法联军占领北京 |
| C.洋务运动的成果 |
| D.民族英雄的丰碑 |
统一是中华文明史的重要特征之一,清朝为维护国家统一,在新疆地区采取的重要举措先后是:
①设置伊犁将军②中俄两国签约收回伊犁③痛击阿古柏④设立行省
| A.②①④③ | B.①③②④ | C.④③②① | D.③①④② |
下列能说明西藏地区自古是我国领土的证据包括:
①金瓶掣签制度②由中央派驻大臣共管西藏③册封活佛④信奉佛教
| A.①②③ | B.②③④ | C.①③④ | D.①②④ |
邓嗣禹《中国科举制度起源考》提到“科举由应试人于一定时期,投牒自进,按科应试,共同竞争,试后有黜落,中试者举用之,然后为真正考试。……”从材料中,我们不能得到的关于科举制度的信息是
| A.自由报考 | B.分科考试 | C.择优录取 | D.加强皇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