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17-18世纪,英国、美国和法国掀起了资产阶级革命浪潮,推动了欧美向近代社会转型,促进了资本主义的发展。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凡未经过国会同意,以国王权威停止法律或停止法律实施之僭越权力,为非法权力。……凡未经过国会准许……皆为非法。"
--《世界通史资料选辑·近代部分》
材料二 "在美洲大陆北部,有一个飘扬着星条旗的国家……这个国家出现,……演绎了大国兴起的罕见奇迹。"
--摘自电视片《大国崛起》解说词
材料三 "在权利方面,宣扬人们生来就是而且始终是自由平等的。 ……这些权利就是自由、财产、安全和反抗压迫。"
--北师大版初中历史教材
请回答:
(1)材料一的内容出自英国哪一部法律文件?此文件奠定了英国什么政治体制的基础?
(2)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材料二中"飘扬着星条旗的国家"是指何时国?这一大国的出现开始于哪一场摆脱英国殖民统治的战争?请写出宣告"这个国家出现"的法律文件名称。
(3)材料三的内容源于法国的什么文献?这部文献是由什么机构制定的?它所提出的政治主张与当时欧洲哪一思想解放运动有关?
(4)依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请你指出英美法资产阶级革命的根本目的。

科目 历史   题型 综合题   难度 中等
知识点: 美国两次资产阶级革命的比较 冷战后美国的强权政治和霸权主义 《拿破仑法典》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2009年建国60周年庆典,国旗护卫队从人民英雄纪念碑出发到国旗升起的地方,整个过程一共169步,寓意169年来中华民族的不平凡历程。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追溯屈辱岁月】
材料一:①;②赔款2100万元;③开放广州、厦门、福州、宁波、上海五处为通商口岸;④英商进出口货物缴纳的税款,中国须同英国商定。
【追求民族独立】
材料二:梁启超说:“近五十年来,中国人渐渐知道自己的不足了,……第一期,先从机器上感觉不足;……第二期是从制度上感觉不足,……第三期便从文化根本上感觉不足。”
【实现民族复兴】
材料三:中国选择社会主义成为20世纪50年代最重要的事件之一,由此开始了中华民族在社会主义道路上实现伟大复兴的历史征程。……经过20多年的探索和建设,新中国不仅赢得……,而且在一穷二白的基础上建立起了独立的比较完整的工业体系和国民经济体系。
——《复兴之路》解说词
(1)请将材料一中的内容补充完整。材料一中的条约,被清朝一些官员称为“万年和约”,幻想这个和约可保万年和平,但历史无情地击碎了这一梦想。请列举两个史实加以说明。(2分)
(2)与材料二中提到的“第一期”相关的历史事件是什么?如何评价这一历史事件。
(3)根据材料三,简述1953-1956年党领导人民取得胜利的重要史实。(至少三点,3分)
(4)回首169年中华民族的不平凡历程,你能得到哪些启示?

如图,英国和德国是欧洲地区的两个重要国家,两国关系的变化,对世界历史的发展产生了重大影响。根据下列图片,结合所学知识回答相关问题:

(1)图一中德国的崛起与哪一次工业革命有关?第一次世界大战前以英国和德国为核心形成哪两大敌对的军事侵略集团?
(2)图二中英国对德国的态度被称为什么政策?该政策有什么影响?
(3)图三欧盟旗帜。英国和德国都是欧盟的主要成员国。该组织的成立对世界政治经济产生怎样的影响?
(4)英德两国关系的发展历程,给我们留下什么样的启示?

2012年3月,温家宝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到:“必须坚持把解决好‘三农’问题作为各项工作的重中之重,进一步加大强惠农富农政策力度,巩固和发展农业农村好形势。”纵观中外,不同时期、不同国家的政府都十分重视农业发展。阅读下列材料,回答相关问题:
【古代篇】(1)我国战国时期哪一次改革规定:“奖励耕战,生产粮食布帛多的人,可免除徭役”,促进本国经济的发展?哪一位帝王“禁止蒙古贵族圈占农田做牧场”?
【近代篇】(2)19世纪中期俄国、日本的改革中,统治者是如何解决土地问题的?孙中山是如何关注“民生”的?
【现代篇】(3)新中国和苏俄成立初期为巩固新生的政权是怎样解决农民土地问题的?土地问题的解决对我国工业发展有什么影响?
(4)十一届三中全会后为调动农民生产的积极性在农村采取什么政策?
【感悟篇】(5)综合以上问题,结合所学知识,简要谈一谈我国政府应该如何制定农业政策?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在治理国家的问题上,儒家主张教化百姓,以“仁”治国;法家强调“法”治;道家提出“无为而治”。
材料二汉武帝采纳了……主张,任用精通儒家学问的人为官,推行“罢黜百家,独尊儒术”政策。从此,儒家学说被确立为专制王朝的正统思想。
材料三袁世凯篡权后,令“尊孔读经”,声称“孔子之道”是立国的根本。
请回答:
(1)材料一反映了我国春秋战国时期在思想领域出现了什么局面?这种局面出现的历史是背景什么?
(2)材料二中“罢黜百家,独尊儒术”是谁的建议?汉武帝采纳这一建议的目的是什么?
(3)据材料三指出,袁世凯鼓吹“孔子之道”的目的是什么?(1分)为此,一些先进的知识分子在思想领域掀起了一场什么运动,斗争锋芒集中指向“孔子之道”?

近代以来,发生了两次世界大战和长达半个多世纪的“冷战”;近年来,国际关系更加微妙、复杂。热爱和平的中国人民,为维护地区稳定与世界安全作出了巨大贡献。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东盟(东南亚国家联盟)一些国家将南海问题国际化的主张,更迎合了西方国家尤其是美国遏制中国的心理。当前的南海已成为大国全球利益的“竞技场”。从海上侦察船的魅影频现,到美菲等国频繁军演,南海已经成为不少国家对华侦察和制约的前沿阵地。
⑴15世纪上半期明代的哪一壮举推动了华侨移居东盟地区,促进了该地区社会经济的发展?
⑵20世纪20年代初,美国为了争夺在亚太地区的利益,打破日本独占中国的局面倡导签署了哪一条约?
材料二在今天菲律宾的马克坦岛上立有一座纪念碑,在此碑的背面,刻有如下碑文:“时维公元 1521年4月27日,斐迪南· 麦哲伦与马克坦岛酋长麾下丁众交锋,身受重戕,殒于此焉。
⑶麦哲伦远航有怎样的地理意义?以史实说明他远航后西方殖民者给亚洲国家带来的灾难?
材料三一位中国外交官曾经在参加一次国际会议上发出这样的愤慨:“偌大一个省份见夺于他国,难道是中国加入协约国作战的报酬吗?”
⑷材料中“偌大一个省份见夺于他国”引发了中国近代史哪一具有划时代意义的事件?“中国加入协约国作战”是与哪一次世界战争有关?
材料四 1985年3月,邓小平高瞻远瞩的提出和平与发展是当代世界两大主题的重要论断。维护和平与繁荣经济,是各国人民普遍关心的大事。
⑸和平与发展成为当今世界的主题,推动这潮流的主要因素是什么?
⑹中菲黄岩岛问题的背后有美国影子,中美两国都是亚太地区和世界上有影响力的大国,请你就和平与发展的角度谈谈对两国关系的认识。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