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生的工业能够这样成长起来,只是因为它用机器代替了手工工具,用工厂代替了作坊,从而把中等阶级的劳动分子变成了工人无产者,把从前的大商人变成了厂主,它排挤了小资产阶级,并把居民间的一切差别化为工人和资本家之间的对立”(恩格斯《英国工人阶级的状况》 )。恩格斯所指的“工业革命”的核心内容是( )
A.工业资本取代商业资本 |
B.形成了工人与资本家的对立 |
C.机器工厂取代手工作坊 |
D.工业化、城市化迅速发展 |
在1984年的国庆游行队伍中,农民开着拖拉机,载着“联产承包好”的牌子通过天安门广场。农民从联产承包中得到的实惠是( )。
A.获得了生产和经营的自主 | B.获得了土地的所有权 |
C.获得了一切劳动产品的支配权 | D.获得了一切生产资料所有权 |
“文化大革命”时期,国民经济曾出现过两段好时光,他们分别是( )。
A.1971年1973年 | B.1972年1975年 |
C.1973年1975年 | D.1973年1976年 |
下图是新中国成立后国民经济的发展状况,其中出现C到D点变化的主要因素是 ( )。
A.“一五”计划的实施 |
B.社会主义改造的完成 |
C.国民经济的调整 |
D.“大跃进”运动的展开 |
从图一到图二的变化中,你能获得的正确信息有( )。
①反映了农村土地所有制形式由私有制变为公有制
②开始了政社合一的人民公社体制
③实现了农业现代化
④生产关系严重超越生产力的表现
A.①②③④ | B.①②④ |
C.①③ | D.②④ |
著名作家周立波1957年的《山那面人家》中说:“青春、健康,无挂无碍的农业社里的生活,同男子同工同酬的满意的工分……无一不是她们快乐的源泉。”这里的“农业社”是指( )。
A.农业生产的合作组织 | B.农民的个体经济组织 |
C.人民公社的生产组织 | D.农村的基层行政组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