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学家钱乘旦先生在一篇文章中给出了这样一组数据:1803年,英国最富裕的1.4%的家庭就取得国民总收入的15.7%,到1867年,0.07%的家庭就取得16.2%的国民总收入。……1803年收入最多10%的人占有国家财富的2/5,1867年则超过50%。钱先生利用这组数据要论证的观点可能是( )
A.工业革命促进了生产力的发展 |
B.工业革命引发了社会关系的变革 |
C.工业革命加剧了贫富分化程度 |
D.民主政治的完善加速了财富集中 |
在宋元明清时期的中国与文艺复兴时期的欧洲都出现了艺术内容世俗化的倾向。其共同根源在于()
A.商品经济的发展 | B.社会思潮的变化 |
C.社会上层的引导 | D.传统文化的影响 |
宋人邢昺上疏称:“臣少时业儒,观学徒能具经书者百不一二,盖传写不给,今(雕)板大备,士庶家皆有之,斯乃儒者逢时之幸也。”这说明()
A.藏书成为人们追求的时尚 | B.儒者地位迅速提高 |
C.技术进步推动了文化发展 | D.儒学得到广泛传播 |
唐朝时期的人不可能做到的是()
A.借助罗盘针进行航海活动 | B.阅读用雕版印刷术印制的诗歌 |
C.火药用于战争 | D.在长安城里逛市场 |
法国大革命中有一个著名事件:“处死路易十六”。这一历史事件的理论来源是()
A.康德的思想 | B.卢梭的思想 | C.伏尔泰的思想 | D.孟德斯鸠的思想 |
马克思在谈到马丁· 路德宗教改革时说:“他打破了外在的枷锁,但是给人们心灵套上了枷锁。”材料中前后两个“枷锁”分别是指()
A.赎罪券和《圣经》 | B.天主教会和宗教思想 |
C.封建统治和人为主义 | D.禁欲主义和人文主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