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近代民族工业在1912—1919年和1927—1936年两个阶段都出现了较迅速的发展。这两个阶段能迅速发展的共同原因主要是( )
| A.列强暂时放松了对华经济侵略 |
| B.政府政策的支持鼓励 |
| C.群众反帝爱国运动中提倡国货 |
| D.自然经济的逐渐解体 |
“先王之法,立天子不使诸侯疑焉,立诸侯不使大夫疑焉,立嫡子不使庻孽疑焉。疑生争,争生乱,是故诸侯失位则天下乱,大夫等则朝廷乱。”这表明西周实行嫡长子继承制的目的是()
| A.确立嫡长子的最高地位 |
| B.解决权位和财产的继承与分配,稳定统治秩序 |
| C.防止内部纷争,强化中央集权制度 |
| D.保证贵族血统的纯正 |
中国的汉字姓氏中,有许多起源于祖先的封地、封国,与这种现象直接相关的制度是()
| A.分封制 | B.宗法制 | C.郡县制 | D.三公九卿制 |
周初实行分封制是为了()
| A.建立军事屏障,防止外族入侵 | B.削弱功臣、贵族的权力 |
| C.排斥异姓诸侯,团结同姓诸侯 | D.巩固奴隶制国家政权 |
史书中记载的“封建亲戚,以藩屏周”所反映的是()
| A.封建制度的确立 | B.实行分封制 | C.行省制度的确立 | D.郡县制的实行 |
商代统治者凡事都要通过占卜予以决定,这一现象说明我国早期古代政治制度的一大特点是()
| A.以血缘关系为纽带 | B.神权与王权密切结合 |
| C.权力高度集中于商王手中 | D.决策体现原始民主色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