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阅读下面一首唐诗,完成小题。
秋霁
崔道融
雨霁长空荡涤清,远山初出未知名。
夜来江上如钩月,时有惊鱼掷浪声。
这首诗题为“秋霁”,诗中是从哪些方面表现“霁”字的?
赏析最后一句“时有惊鱼掷浪声”的妙处。

科目 语文   题型 诗歌鉴赏   难度 较易
知识点: 羁旅诗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南乡子登京口北固亭有怀
辛弃疾
何处望神州?满眼风光北固楼。千古兴亡多少事?悠悠,不尽长江滚滚流。
年少万兜鍪,坐断东南战未休。天下英雄谁敌手?曹刘,生子当如孙仲谋。
试分析“不尽长江滚滚流”一句的表达效果。
辛弃疾不惜以夸张的笔墨渲染孙权不可一世的英姿,有什么用意?

社 日①
张 演
鹅湖山下稻粱肥,豚栅鸡栖对掩扉。
桑柘影斜春社散,家家扶得醉人归。
【注释】①古代祭祀土神的日子,春秋两祭,分为春社和秋社。
前两句描绘了稻粱肥、等一系列富有农村生活情调的画面。
试分析本诗最后一句中的“醉”字所蕴涵的情感。

折戟沉沙铁未销,自将磨洗认前朝。 东风不与周郎便,铜雀春深锁二乔。
诗歌开头为什么从一把不起眼的“折戟”写起?

“东风不与周郎便,铜雀春深锁二乔”是千古传颂的名句,说说你的理解。

春望杜甫
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
绝句杜 甫
江碧鸟逾白,山青花欲燃。今春看又过,何日是归年?
【注】本诗作于平叛安史之乱后第二年(764年)。当时诗人客寓成都,亟思东归,因战乱道阻,未能成行。
杜甫在这两首诗中描写了春景,同中有异。
同:从描写的内容来看,都描写了浓艳的花、美丽的鸟等春景;从表现手法上看,这都运用 。异:从画面整体基调来看,《春望》描绘的画面;《绝句》描绘了的图画。
这两首诗分别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感情?
《春望》
《绝句》

秋词
自古逢秋悲寂寥,我言秋日胜春朝。
晴空一鹤排云上,便引诗情到碧霄
(1)从第一、二句诗可以看出,此诗在立意方面有何显著的特点?
(2)诗歌最后两句描绘了一幅怎样的画面?它们蕴含了作者怎样的人生观?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