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喊破嗓子,不如干出样子”。新时期富民强村的带头人——江苏常熟将巷村党支部书记常德盛,44年如一日,带领全村干部群众艰苦创业,共同走上了小康路。他的先进事迹启示广大共产党员( )
①要坚守党的性质和党的宗旨 ②认真履行好经济建设职能
③不应谋取任何利益和特权 ④要执政为民,造福人民
| A.①② | B.①③ | C.①④ | D.③④ |
唐代高僧慧能把印度佛教中国化,创立禅宗,他的《六祖坛经》是中国人写的唯一被尊为“经”的佛教典籍,被译成多国文字,流布五大洲。这表明( )
| A.吸收外来文化是发展本民族文化的唯一基础 |
| B.社会实践是文化创新的基本途径 |
| C.伟大人物是文化创新的主体 |
| D.文化多样性是文化创新的重要基础 |
由文化部等部门组织的2014年第四届海外“欢乐春节”活动在全球99个国家和地区正式启动。活动共计385个项目,包括主题庙会、广场巡游、旅游推介、网络互动以及文化名人与当地民众互动等各类活动。材料表明( )
①文化对人的影响具有深远持久的特点
②文化与经济相互影响、相互交融
③民族节日是一个国家和民族历史文化成就的重要标志
④不同文化间的交流、借鉴与融合是人类文明发展的重要动力
| A.①③ | B.②③ | C.①④ | D.②④ |
“中国式”一词几乎成了中国人“劣根性”的集中写照和直白调侃。“中国式剩宴”“中国式过马路”“中国式到此一游”……让人情何以堪!对待这类“中国式”我们应该( )
①在传承、创新传统文化时“取其精华、去其糟粕”
②保持传统文化的相对稳定性和鲜明的民族性
③面向世界,博采众长,全面西化传统文化
④大力弘扬社会主义荣辱观,明辨是非荣辱
| A.①② | B.②③ | C.③④ | D.①④ |
宋代理学大师朱熹在任福建漳州知州时,曾为创办的白云岩书院写过一副对联:“地位清高,日月每从肩上过;门庭开豁,江山常在掌中看。”这是千百年来中国仁人志士的崇高精神追求。这种精神追求( )
①凝聚着自信自尊,是决定民族生存和发展的重要因素
②体现着与时俱进,是弘扬时代精神的重要契机和体现
③蕴涵着心忧天下的爱国情操,体现着中华民族共同的价值追求
④充溢着从容淡定的情怀,是激励人们奋发向上的精神动力
| A.①② | B.①②③ | C.③④ | D.②③④ |
“勤”应是孩子的必备素质,但如今这一标准越来越被淡化。勤劳挣钱被认为是“死脑筋”;勤奋学习被嘲笑为“不聪明”;勤恳工作被定义成“有点傻”。加强勤劳教育有利于( )
| A.实现中华民族的团结统一 |
| B.弘扬中华民族热爱和平的民族品格 |
| C.增强中华民族自强不息的内在气质 |
| D.奠定中华民族坚不可摧的立业根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