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10月,中共十八届四中全会审议并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推进依法治国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全面推进依法治国,总目标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这就要求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坚持依法治国、依法执政、依法行政共同推进,坚持法治国家,法治政府、法治社会一体建设,实现科学立法、严格执法、公正司法、全民守法,促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是全国各方的共同责任。
依据材料,从政治生活主体角度分析,在全面推进依法治国进程中,各个主体应该怎样做?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民以食为天,食以安为先。近年来有关食品安全的事件屡屡发生,“舌尖上的安全”成为关注焦点,引发国人对食品安全的忧虑。
2013年12月17日,国务院食品安全办召开国务院食品安全委员会第一次联络员会议。会上,国务院食品安全办主任、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局长张勇部署了2014年的6项食品安全重点工作。他指出,2014年是全面深化改革的第一年,各部门要紧紧围绕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和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对食品安全工作的部署和要求,进一步增强责任感和紧迫感,扎实推进各项工作。
(1)请运用经济生活知识分析食品安全问题屡屡发生的原因。
(2)运用政治生活的有关知识,说明党和政府应该如何确保食品安全。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房地产业无疑是老百姓最关注的行业,房价的一涨一跌,牵动着千千万万中国人的心。近日,房地产“大佬”任志强面对上千万的微博粉丝,不断在微博上宣扬他的“房价永恒上涨论”,而这也使得他不断被推向舆论的风口浪尖。
这些年,房地产市场高烧不退,城市房价稳步上涨,其中的原因是多方面的。首先,是房子成本的提高,这包括开发商拿地成本、房子建筑材料成本和建筑工人工资成本等等。其次,由于城市化发展进程加快,人们对住房的需求量增大,而城市的土地资源有限,只要这一状况没有改变,商品房价格就很难下跌。再次,炒房族恶意炒作和开发商哄抬房价使房价始终保持高位。当然,这些年宽松的货币政策和财政政策也助推了房价的上涨。
不过,到目前为止,世界上还没有一种商品生产出来后只涨不跌,包括商品房。任志强的“房价永恒上涨论”表面上看有很多成立的理由,但最终必然会破产。
2014年新一届政府对房地产调控更具有针对性,更加科学。完善保障房建设,加大棚户区改造规模,提高大城市保障房比例,创新政策性住房投融资机制和工具;针对不同城市情况分类调控;增加中小套型商品房和共有产权住房供应,抑制投机投资性需求,促进房地产市场持续健康发展。
(1)什么是价值规律?请用价值规律的有关知识分析房价涨跌的原因。
(2)为促进房地产业的健康发展,政府应如何依法行政。
30年改革开放,我国国民经济有了巨大进步,工业化水平已进入工业化中期,但随之而产生的环境问题也逐渐显现出来,环境污染“拐点”由专家研究变成了普通百姓的期冀。在促进经济发展的同时,必须调动各方力量齐心协力,共同治理环境污染。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许多国家工业化过程与环境污染程度的变化
注:国家经济发展水平提高、技术进步、居民环境质量需求升级等是降低环境污染的重要因素。
材料二在经历2013年雾霾天气之后,人们发现形成雾霾天气的因素有:我国经济产能结构不合理、经济发展方式粗放、民众环保意识淡薄等。同时,我国生态环境保护的法律法规仍不完善,推动环境污染的“拐点”尽快到来,应该加强环境法治建设。
(1)请你描述材料一中经济信息。并运用经济生活的有关道理,说明降低环境污染的重要因素对百姓期冀的“拐点”尽快到来所起的积极作用。
(2)结合材料二,运用经济生活的有关知识,为我国治理雾霾献计献策。
(3)结合材料,分析中国共产党在治理大气污染过程中扮演的角色。
材料一十二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于2014年3月5日召开。会期缩短为8天。会议的主要议程是:听取和审议政府工作报告;审查和批准2013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执行情况与2014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草案的报告,批准2014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等等。
材料二 2013年8月国务院批准《中国(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总体方案》。上海市人大、政协、政府等部门纷纷表示落实好《中国(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总体方案》。
阅读上述材料,请思考:
(1)材料一表明了我国政治生活中坚持什么样的民主政治制度?请概括中国特色民主制度体系的其他内容。
(2)国务院批准上海自贸区,打造经济升级版,说明国家履行了什么职能?新一届政府致力于构建服务型政府,怎样才能构建对人民负责的服务型政府?
(3)请问上海市人大和人大代表分别怎样来落实好《中国(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总体方案》?
实践与探究(18分。要求依据题意进行相关的探究,恰当使用术语,条理清楚,逻辑严密。)
为改变城乡环境面貌整体不平衡以及人民群众赖以生存的家园、水源、田园不同程度地受到污染和侵蚀的状况,桂林市积极响应自治区党委、区人民政府号召,开展了环境综合整治和“美丽桂林·清洁城乡”活动。通过集中整治,桂林城乡环境卫生面貌得到明显改善。但在一些街巷、城乡结合部,垃圾乱扔、污水横流的现象仍然可以看到。基础设施,特别是污水和垃圾处理设施落后,没有垃圾集中处理的规章制度,部分企业、居民环保意识的薄弱是造成这种现象的主要原因。
“美丽桂林”凸显了生态文明建设与经济、政治、文化和社会建设的融合,彰显了人与自然的和谐统一。阅读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1)请为“美丽桂林·清洁城乡”活动写一份倡议标语。
(2)为进一步推进“美丽桂林·清洁城乡”活动的开展,公民可以通过哪些渠道参与相关民主决策?公民参与民主决策有何积极意义?
(3)针对材料反映的问题,请你为更好地开展“美丽桂林·清洁城乡”活动提出合理化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