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材料:2014年7月24日上午,“爱国敬业诚信友善——全国道德模范与身边好人现场交流活动”在四川遂宁举行,来自全国的道德模范与来自遂宁市民身边的好人,与主持人讲述着他们平凡而感人的故事,他们的故事感染着现场数百名观众,传递着道德的温暖与力量。
结合材料,运用文化建设的中心环节的知识,说明开展此项活动的依据。

科目 政治   题型 简答题   难度 中等
知识点: 坚持以人民为中心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张某是某高校大一学生。为了方便与家人、朋友联系,2010年国庆期间他打算买一款手机。以下是他购买手机的全过程,请你参与其中,并从《经济生活》的角度回答以下问题。
【前期调研】 张某通过网络以及和同学询问,了解到,手机的品牌众多、款式多样,不同品牌、性能的手机价格差异也比较大。不过与前几年相比,手机的价格普遍降低了。
(1)请简要分析手机价格普遍下降的原因。
【卖场体验】 一来到商场的手机专柜,就有许多服务员向张某介绍自己所经销的品牌。张某发现,所有品牌的手机都在以“庆国庆,送大礼”等名义搞各种形式的促销活动,而竞相压价是普遍运用的促销手段。
(2)降价销售是企业经营成功的重要手段,企业经营取得成功还可以通过哪些方式?

近年来,我国每年平均有近10万人因交通事故丧生,每天都有近300人被车祸夺去生命,交通死亡事故率约占全球的15%,成为交通事故多发国家。对此,《刑法修正案(八)》作出了回应,醉驾、飙车等危险驾驶行为正式入罪。这次关于“危险驾驶”的入罪,改变了“肇事后再处罚”的方式,不管是否造成后果,只要有危险驾驶行为都予以处罚。“酒驾入罪”走入我们的生活,彰显了保护民生的立法原则。
简要说明上述材料体现的历史唯物主义观点。

荀子认为:“天地合而万物生,阴阳接而变化起。”;贝克莱说:“存在即被感知、物是观念的集合。”;朱熹认为:“理在事先,未有此气,已有此理。”。
运用所学的《生活与哲学》有关知识分析上述三人的观点。

社会主义社会是物质文明、政治文明和精神文明有机统一、全面发展的社会。物质文明为政治文明、精神文明发展提供物质基础,政治文明为物质文明、精神文明发展提供政治保障,精神文明为物质文明、政治文明发展提供精神动力和智力支持。
结合所学的《文化生活》有关知识,我们应该怎样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

2011年初“中国国家形象片”——《人物篇》和《角度篇》在一些国家的热播,“中国文化”成为世界的话题。文化在中国国家形象的塑造和推广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如蕴含着团圆、和谐理念的中国春节,日益成为中外文化交流的平台,也带来了新的商机;孔子学院的发展使越来越多的外国人了解,中国“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的科技创新成就赢得了世界赞誉……中国文化的发展和传播加大了中国的影响力,增强了炎黄子孙民族自豪感。
运用文化作用的知识,谈谈你对上述材料的理解。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