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一定质量的甲、乙、丙、丁四种物质放入一密闭容器中,在一定条件下反应一段时间后,测得反应后各物质的质量如下表。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物 质 |
甲 |
乙 |
丙 |
丁 |
反应前的质量(g) |
4.0 |
2.0 |
3.0 |
2.0 |
反应后的质量(g) |
1.2 |
2.4 |
5.4 |
A. |
,乙可能是催化剂 |
B. |
甲和丙是反应物 |
C. |
参加反应的甲、丙质量比是1∶2 |
D. |
丁一定是化合物 |
用“W”型管进行微型实验,如图所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a处红棕色粉末变为黑色
B.a处实验结束时先停止通入CO,后停止加热
C.b处澄清石灰水变浑浊证明有二氧化碳生成
D.可利用点燃的方法进行尾气处理
下列化学方程式书写正确的是( )
A.C+2CuO═2Cu+CO2↑
B.2Fe+3H2SO4═Fe2(SO4)3+3H2↑
C.NaOH+HCl═NaCl+H2O
D.Ca(OH)2+Na2CO3═CaCO3+2NaOH
建立模型是学习化学的重要方法。下列有关模型正确的是( )
A.灭火的方法的目的模型
B.原子结构模型
C.物质分类模型
D.空气组成模型
化学实验中常用到木条或火柴梗,下列实验方案或操作不能达到目的是( )
A.用带火星的木条检验氧气
B.用燃着的木条区分氮气和二氧化碳
C.用木条蘸少量浓硫酸验证浓硫酸有腐蚀性
D.把火柴梗迅速平放入蜡烛火焰中,约1秒后取出,比较火焰各层温度
下列图示为“中国节能”标志的是( )
A.B.
C.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