果蝇的翅型由D、d和F、f两对等位基因共同决定。D(全翅)对d(残翅)为显性,全翅果蝇中有长翅和小翅两种类型,F(长翅)对f(小翅)为显性。以下是两组纯系黑腹果蝇的杂交实验结果,分析回答:
(1)决定翅形的基因D、d和F、f分别位于 和 染色体上,它们的遗传
遵循 定律。
(2)实验一中雌性亲本的基因型是 ,F2残翅雌果蝇中纯合子占 。
(3)实验二F2小翅果蝇随机交配,后代中长翅∶小翅∶残翅= 。
下图是某种生物的细胞亚显微结构示意图,试据图回答:
(1)与图中⑨的形成有关的结构是_________。
(2)与细胞吸水能力直接有关的结构是_________。
(3)对细胞各种生理活动起催化作用的物质酶是在_________处合成。
(4)CO2主要由图中的_________释放,所释放的CO2在充足的光照条件下将扩散到_________处被利用。
(5)非生物界的能量通过图中结构_________的生理活动后,才能进入生物界。
下图是细胞膜结构模式图,据图回答:
(1)从化学成分上看,图中①是_________,②和③是_________。
(2)细胞膜的基本支架是[]_________。
(3)细胞膜的结构特点是_________,这种特点表现为图中①、②、③大都是可以_________。
(4)当血浆中的葡萄糖分子通过细胞膜时,图中②的作用是_________。
在生物体内,某些重要化合物的元素组成和功能关系如图所示。其中X、Y代表元素,A、B、C是生物大分子。请据图分析回答:
(1)单体a是,单体c的结构通式是。X代表。
(2)人体中,单体b的种类有种;图中[A]和[C]是组成的主要成分。[A]主要分布在细胞核中,用染色剂将口腔上皮细胞染色,可观察到显微镜下的细胞核呈绿色。
(3)导致地球上生物多种多样的直接原因是[ ]结构的多样性。
(4)人类的白化病基因起源于图中的[ ]过程。
(5)④反应过程为。若c的平均相对分子质量为γ,通过④反应过程形成m条肽链,经盘曲折叠构成相对分子质量为е的C,则C分子中肽键的数目是。
已知五个烧杯内分别盛放的物质是:淀粉液、蛋白液、水、还原糖液、淀粉酶液,请根据给定的试剂(碘液、双缩脲试剂、斐林试剂)设计实验步骤,把五种物质鉴别开(实验室提供满足该实验的一切条件)。
要求:①设计的每一步骤要写明使用的试剂,主要实验条件,产生的现象及结果。②实验步骤的设计要简明合理,条理性强。③语言叙述要简炼。
回答下列两个问题
Ⅰ.花粉萌发受多种外界因素影响,科学家用不同浓度的蔗糖溶液中培养花粉,测得其萌发率(%)不同,所得数据如下:
培养时间 (小时) |
蔗糖溶液浓度 |
||||
5% |
10% |
15% |
20% |
0(ck) |
|
2 |
14.93 |
20.16 |
22.60 |
34.04 |
1.30 |
4 |
19.31 |
28.00 |
32.41 |
52.17 |
8.14 |
8 |
39.63 |
47.50 |
49.21 |
57.14 |
11.38 |
24 |
61.89 |
68.91 |
70.98 |
77.69 |
20.66 |
48 |
67.04 |
71.29 |
75.01 |
81.61 |
24.79 |
分析表中数据,回答问题:
(1)蔗糖对花粉的萌发有_____作用(填促进或抑制)。
(2)由该表可得出结论:。
(3)某果园的樱桃树花开后,花药和花丝萎缩花粉发育不良。具当地农科院果树专家分析,这种现象可能是土壤中缺少____________元素引起的,为了减少损失可采取的补救措施是喷洒_____________,诱导发育成无籽果实。
Ⅱ.科学家观察发现,有一种俗称“熊虫”的动物,若进入“隐生状态”(这时它的代谢几率几乎可降至0),能耐受零下271℃的冰冻数小时,据研究,熊虫进入隐生状态时,它们的体内会大量产生一种叫做海藻糖的二糖。根据上述资料,有人认为“熊虫体液中的海藻糖可以保护组织细胞,使组织细胞避免受到因低温造成的损伤”。
请设计一实验方案,用于探究题中假设的真实性。(操作时只要定性即可)
(1)设计实验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为了确保实验的科学性和准确性,用于实验的材料,从化学组成及生理功能看,应该具有__________________的特点,用于实验的材料可以将取自同一动物个体的组织或器官,经过________________技术获得大量实验用的材料。
(3)简述实验操作:
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向甲组细胞的培养液中添加,乙组细胞的培养液中不加;
③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④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写出实验的预期结果及相应结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