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类糖尿病的发病机理十分复杂,下图是Ⅰ型、Ⅱ型两种糖尿病部分发病机理示意图,请回答:
(1)图中①表示的物质是 。②表示的结构是 。正常情况下,当血糖浓度升高时,结构②活动加强,据图分析,影响②发挥作用的主要物质和结构有ATP、 。
(2)如果图中靶细胞是肝细胞,当血糖浓度降低时,作用于肝脏细胞的激素主要是 。
(3)研究发现某抗原的结构酷似胰岛B细胞膜的某结构,则因该抗原刺激机体后产生的特异性抗体攻击胰岛B细胞而导致的糖尿病属 (填Ⅰ型或Ⅱ型)糖尿病;从免疫学角度分析该疾病属于 病。在临床中 (填Ⅰ型或Ⅱ型)糖尿病不能通过注射胰岛素治疗。
(4)在用15N标记的氨基酸研究①物质合成和分泌的过程时,发现依次出现放射性的细胞器是 。
(5)如果将正常胰岛B细胞分别接种于含有5.6 mmol/L葡萄糖(低糖组)和16.7 mmol/L葡萄糖(高糖组)的培养液中,培养一段时间后进行检测,高糖组释放胰岛素多。此结果说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在一个草原生态中的旅鼠与狐的数量变化情况如下:每逢植食动物旅鼠大量繁殖时,狐便会大量繁殖;而随着狐大量捕食旅鼠,旅鼠的数量减少了,狐的种群数量也跟着下降。根据以上事实说明:
(1)在这个草原生态系统中,牧草、狐和旅鼠三者所构成的食物链是___________________。
(2)草原生态系统中的结构包括。
(3)某同学在对一块面积为5000m2野生草原的某种牧草进行野外调查时,选取了5个样方,每个样方4m2,发现5个样方中某种牧草的株数依次为14、17、16、15、18。可估算出这块草原中这种牧草株数约为。
(4)若一年中,该旅鼠群所贮存的总能量保持不变,则该旅鼠群一年中呼吸消耗的总能量应等于这一年中该旅鼠群摄取的植物性食物的总能量减去、、。
(5)如果遭遇火灾,草原上的植被被彻底烧光,那么原地点将发生的群落演替属于____。
(6)如果一种新的物种迁入此地,其种群数量如甲图所示,不能无限增长的原因是请在乙图中绘制该种群增长速率的变化曲线
黄河三角洲是河、海、陆三者交互作用形成的湿地生态系统,资源丰富,类型多,包括河口、浅海、滩涂、沼泽、河流等天然湿地和盐田、鱼虾养殖塘、水库、稻田等人工湿地。请回答下列问题:
(1)浅海湿地的各种生物共同构成一个____________,沼泽湿地的主要功能包括能量流动、物质循环和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调查黄河三角洲湿地生态系统柽柳的种群密度常用______________法。
(3)湿地生态系统能够较长时间地保持动态平衡,这是因为该生态系统具有_____________稳定性,从生态系统的结构分析,影响稳定的因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黄河三角洲被国际湿地组织的官员誉为“鸟类的国际机场”,影响鸟类种群密度变化的直接因素包括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在右图食物网中,假设动物性食物所占比例为m,若要使鸟体重增加a,至少需要生产者的量为b,那么a与b的关系可表示为()
A.b="90ma+10a" | B.b=25ma+5a |
C.b="100ma+10a" | D.b=20ma+5a |
下图表示内环境稳态的调节机制。据图分析回答:
(1)图中③、⑤可以代表的物质依次是。(用字母表示)
A.神经递质 | B.载体蛋白 | C.性激素 | D.血红蛋白 E.呼吸酶 F.抗体 |
(2)若⑧表示促甲状腺激素,对⑧的分泌具有调节作用的物质有。
(3)外界环境温度下降刺激皮肤上冷觉感受器,感受器产生兴奋时,此过程中神经纤维膜内电位变化是__。神经冲动传导到位于___________的体温调节中枢,通过调节维持体温的恒定。
(4)血糖升高后,参与机体调节血糖平衡的系统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若⑥过程表示某种病毒第一次侵入人体, 则参与该过程的免疫细胞包括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病毒第一次侵入一定会导致免疫能力增强吗?请举例说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下列是植物生命活动调节的相关问题。请回答:
(1)植物激素对植物生长、发育、繁殖、衰老均有一定的调节作用,对植物向光性现象解释有三种观点。
观点一:单侧光导致了生长素由向光侧转移到了背光侧;
观点二:单侧光导致向光侧生长素分解;
观点三:单侧光导致向光侧产生了抑制生长的物质。
某生物小组为探究植物向光性的机理,设计了如右图所示装置,通过对A、B、C、D琼脂块中生长素含量分析,可以得出相应的结论。
如果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则支持观点一;
如果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则支持观点二;
如果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则支持观点三。
(2)为探究赤霉素的某一生理作用,某研究性学习小组进行了如下实验。
实验器材:一定浓度赤霉素溶液、表面未经消毒的辣椒种子200粒、蒸馏水、脱脂棉、培养皿、恒温箱等。
实验目的:验证赤霉素具有促进种子萌发的作用。
实验程序:种子消毒→浸种→分组→恒温培养→观察记录。根据某次实验的观察得到以下记录:
第2天 |
第4天 |
第6天 |
第8天 |
第10天 |
第12天 |
第14天 |
|
实验组 |
10% |
50% |
90% |
97% |
97% |
97% |
97% |
对照组 |
0% |
10% |
50% |
70% |
80% |
90% |
97% |
回答问题:
①本实验设计方案中因变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本实验设计方案应记录什么实验现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据表格中数据记录可得到的实验结论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回答下列有关细胞与细胞周期的问题。
图1为细胞周期的模式图,图2为动物细胞的亚显微结构模式图。据图回答(方框内填图中的数字,横线上填文字)。
(1)图1中,X期代表______________;细胞内X期后加倍的细胞器是___________;诊断染色体数目是否发生变化时,需选择[ ]________________期的细胞,4期消失的细胞结构有________________,重建的结构有________________。
(2)图2中,除6外,含有核酸的结构还有________________(填序号)。
(3)图2中,具有选择透过性膜的结构是________________。(可多选)
A.[5] | B.[6] | C.[7] | D.[8]E.[9]F.[1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