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列实验不能获得成功的是
| |
实验目的 |
实验步骤 |
| A. |
探究催化剂对化学反应速率的影响 |
向H2O2溶液中滴加少量FeCl3溶液 |
| B. |
探究乙醇能发生氧化反应 |
将铜丝在酒精灯加热后,立即伸入无水乙醇中 |
| C. |
探究石蜡油分解的产物不都是烷烃 |
将石蜡油加强热产生的气体通入溴的四氯化碳溶液中 |
| D. |
除去甲烷中混有的乙烯 |
把混合气体通入酸性高锰酸钾溶液 |
在通常条件下,下列各组物质的性质排列正确的是()
| A.熔点:CO2>H2O2>SiO2 | B.酸性:HClO>H2SO3>H2CO3 |
| C.沸点:乙烷>戊烷>丁烷 | D.热稳定性:HF>H2O>NH3 |
PbO2是褐色固体,受热分解为Pb的+4和+2价的混合氧化物,+4价的Pb能氧化浓盐酸生成Cl2;现将1molPbO2加热分解得到O2,向剩余固体中加入足量的浓盐酸得到Cl2,O2和Cl2的物质的量之比为3:2,则剩余固体的组成及物质的量比是()
| A.2:1混合的Pb3O4、PbO |
| B.1:2混合的PbO2、Pb3O4 |
| C.1:4:1混合的PbO2、Pb3O4、PbO |
| D.1:1:4混合的PbO2、Pb3O4、PbO |
标准状况下,在三个干燥烧瓶一瓶为干燥纯净氨气,一瓶含一半空气的氯化氢和一瓶为二氧化氮和氧气的混合气(体积比:V(NO2):V(O2)=4:1),然后分别做喷泉实验,则三瓶中所得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之比为( )
| A.2:1:2 | B.5:5:4 | C.1:1:1 | D.无法确定 |
下列评价合理的是()
| 选项 |
化学反应及其离子方程式 |
评价 |
| A |
Fe3O4与稀硝酸反应:2 Fe3O4+18H+=6Fe3++H2↑+8H2O |
正确 |
| B |
向碳酸镁中加入稀盐酸: CO32—+2H+=CO2↑+H2O |
错误,碳酸镁不应写成离子形式 |
| C |
向硫酸铵溶液中加入氢氧化钡溶液:Ba2++SO42—=BaSO4↓ |
正确 |
| D |
FeBr2溶液与等物质的量的Cl2反应:2Fe2++2Br—+2Cl2="2" Fe3++4Cl—+Br2 |
错误:Fe2+与Br—的化学计量数之比应为1:2 |
《青花瓷》中所描绘的“屏层鸟绘的牡丹一如你梳妆”、“色白花青的景已跃然于碗底”等图案让人赏心悦目,但古瓷中所用颜料成分一直是个谜,近年来才知道大多为硅酸盐,如蓝紫色的硅酸铜钡(BaCuSi2Ox,铜为+2价),下列关于硅酸铜钡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可用氧化物形式表示为BaO·CuO·2SiO2 |
| B.性质稳定,不易脱色 |
| C.易溶解于强酸和强碱溶液 |
| D.x等于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