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文解字·序》载:“秦书有八体,一曰大篆,二曰小篆,……八曰隶书”。《汉书·艺文志》亦载:“是时始建隶书矣,起于官狱多事,苟趋省易,施之于徒隶也。”以上材料反映了( )
| A.隶书是秦代八大篆书字体之一 |
| B.隶书是在楷书基础上发展而来 |
| C.隶书是汉代狱官为书写方便而创 |
| D.隶书的创建与抄录公文狱事有关 |
日本倒幕派领袖久玄端曾说过:“英法之所以未能随心所欲地对皇国大动早戈,就是因为中国的太平军声威雷震所致,万一的万一,太平军屈服于英法,英法必将入寇我国。”这表明中国的太平天国运动
| A.与日本共同反抗侵略 |
| B.促使西方列强集中力量侵略日本 |
| C.牵制了英、法等西方殖民势力对日本倒幕运动的干涉 |
| D.以反对西方列强入侵为主要斗争内容 |
清朝大学士需桐对有人把美国翻译成“美利坚”十分恼火,说:“我们中国什么都是美的,美国还有什么可‘美’的?我们中国什么事情都顺利,美国还有什么事情可‘利’的?我们帝国军队的兵器无所不坚,美国还有什么可‘坚’的?”更令人啼笑皆非的是,他认为:“西班有牙,葡萄有牙,牙而成国,史所未闻,籍所未闻,荒诞不经,无过于此!”材料从本质上反映了
| A.清朝统治者世界知识缺乏,愚昧可笑 | B.中国人对侵略者的仇恨心理 |
| C.地主阶级顽固派强固的天朝上国观念 | D.上层统治者生活优越语言幽默 |
“华盛顿,异人也。起事勇于胜、广,割据雄于曹、刘;既已提三尺剑开疆万里,乃不僭位号,不传子孙,而创为推举之法,几于天下为公,夫三代之遗意!”其中的“不僭位号,不传子孙,而创为推举之法"是指美国宪法确立的
| A.联邦制 | B.共和制 | C.总统制 | D.三权分立体制 |
法国大革命开始后,1789—1792年是君主立宪制,l792—1804年是法兰西第一共和国,l804—1815是法兰西第一帝国,1815-1830是波旁王朝复辟,l830—l848是七月王朝,l848—1852是第二共和国,1852—l870是法兰西第二帝国, l870年开始第三共和国。从法图政权交替、政体转换中得出的结论与史实不符的是
| A.80多年间法国政局动荡不安 | B.共和派始终占主导地位 |
| C.法国成为近代各种政体的实验场 | D.各种力量角逐斗争激烈 |
“法律条文滑有作出规定的,法官就不能受理。譬如有公民的奴隶被人拐走或偷跑掉,此公民要求法律受理就要找法官,向他申明:根据某某法律,我认为此奴隶应归我所有。法官确认后才能受理。”这一描述主要说明罗马法
| A.重视法律程序 |
| B.保留习惯旧俗 |
| C.强调法官至上 |
| D.体现人人平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