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曼彻斯特到硅谷》中这样写道:“英国一西欧:比利时、法国一中欧:德国(包括奥地利)一东欧:俄国一日本。与法德同时的还有美国,这样的一条工业化浪潮扩散的路线是颇堪玩味的……为什么不是美国→法国→西班牙、葡萄牙……呢?难道比利牛斯山太高了吗?但阿尔卑斯山并不低。为什么工业化浪潮不是在法国之后穿过地中海而席卷突尼斯、阿尔及利亚呢?是地中海太宽了吗?果真如此,那么大工业为什么又能横渡大西洋而到北美生根开花?”这段话的含义是( )
| A.地理位置影响工业革命的传播 |
| B.工业革命沿主要贸易线路蔓延 |
| C.工业革命需要一定的社会条件 |
| D.代议制民主是工业革命的前提 |
1920年12月,毛泽东在致朋友的信中说:“我看俄国式的革命,是无可如何的山穷水尽你诸路皆走不通了的一个变计,并不是有更好的方法弃而不采,单要采这个恐怖的方法。”这表明在当时中国共产党早期组织成员看来()
| A.俄国革命道路必须与中国实际相结合 |
| B.在中心城市举行武装暴动是当务之急 |
| C.暴力革命是进行社会改造的必然选择 |
| D.改良仍旧是改造社会行之有效的方法 |
史学界有人认为,中国抗日战争经历了14年,而不是通常所说的8年。该观点重在( )
| A.揭露日本全面侵华战争的罪恶 |
| B.肯定国民政府抗战的重要贡献 |
| C.突出华北人民抗战的历史地位 |
| D.强调中国局部抗战的重大意义 |
朱德在一首诗中写道:“辛亥革命已十年,清朝余孽继当权。列强勾结诸军阀,掠夺人民更不堪。”这首诗从本质上说明了( )
| A.资产阶级共和国道路在中国行不通 |
| B.民族资产阶级不能领导中国革命取得胜利 |
| C.不打倒列强就不能从根本上消除中国动乱的根源 |
| D.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性质并未根本改变 |
《中华民国临时约法》第一条规定:“中华民国主权属于国民全体。”其实质意义是()
| A.否定了封建君主专制制度 | B.人民在政治翻身成为国家主人 |
| C.确定了民主共和的基本原则 | D.为资本主义发展创造了有利条件 |
在《马关条约》各条款中,对中国民族工商业打击最为沉重的是()
| A.割辽东半岛、台湾及附属岛屿、澎湖列岛给日本 |
| B.赔偿日本军费白银二亿两 |
| C.增开重庆、沙市、苏州、杭州为商埠 |
| D.允许日本在中国的通商口岸开设工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