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80年,薛福成写道:“中国立约之初,有视若寻常而贻害于无穷者,大要有二:一则曰,一国获利各国均沾也。……一则曰,洋人居中国不归中国官管理也。”在他看来,对近代中国“贻害于无穷”的是( )
①开设工厂 ②协定关税 ③片面最惠国待遇 ④领事裁判权
A.①② | B.②④ | C.①③ | D.③④ |
《天朝田亩制度》中规定生产者“除足其二十五家每人所食可接新谷外,余则归国库”,由国家统一支配,甚至连鸡狗等禽畜也不例外。这实质上表明太平天国
A.试图保持社会的公正无差 | B.实行绝对平均主义 |
C.安排一切经济和社会生产活动 | D.彻底消灭人们的私有观念 |
杜牧《上李太尉论江贼书》记载“(江贼)水劫不便,逢遇草市,泊舟津口,便行陆劫。
……凡江淮草市,尽近水际,富室大户,多居其间。自十五年来,江南江北,凡名草市,劫杀皆便,只有三年再劫者,无有五年获安者。”从上述材料中可以提取的信息有
①民间集市在江淮出现 ②古代经济重心开始南移
③草市税是国家重要收入 ④交易者财货缺乏安全保障
A.①② | B.③④ | C.①④ | D.②③ |
汉高祖刘邦想废太子(吕后所生长子,即汉惠帝刘盈)而立戚姬之子如意为新太子。御史大夫周昌说:“臣口不能言,然臣期期知其不可。陛下欲废太子,臣期期不奉诏”。周昌极力反对汉高祖废太子的原因是
A.确立皇帝至高无上的威权 | B.坚守御史大夫谏议之责 |
C.维护传统宗法继承制度 | D.根除影响汉政权稳定的隐患 |
以下是著名学者对春秋战国时期“诸子百家”及其学说的评价,其中属于评价老子及其道家学说的是
A.崇功利,尚干涉,巩固君权,抑制民权。(苏渊雷) |
B.人对自然只能任(顺从) 和法(效法),不能违背它。(范文澜) |
C.同情公室,反对私门,一味开倒车。(郭沫若) |
D.其思想深信政府万能,而不承认人类个性之神圣。(梁启超) |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建立了联合国及其下属许多国际组织,在这些国际组织中旨在促进世界贸易发展的一个是
A.世界银行 | B.国际货币基金组织 | C.关贸总协定 | D.世界粮农组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