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南北坡降水量图,降水垂直变化最大处: ( )
A.位于山地背风坡 | B.位于山坡最陡处 |
C.降水量随高度的增加而减少 | D.高度范围是600~1200米 |
2008年11月9日14时,三峡工程坝前水位达到海拔高程172.58米。175米是三峡最高设计水位。这意味着175米试验性蓄水全部结束,三峡库区出现前所未有的水位高度。但库区水流明显放缓,水面漂浮物增加,有泥沙淤积现象,当地环保部门在大宁河(三峡库区的支流)发现了富营养化的初步迹象,这是水污染的前兆;同时,库区沿岸受高水位浸泡,滑坡的频率比以前增多。据此完成7~9题。
7.材料显示,自然地理环境具有
A.生产性 B.平衡性 C.差异性 D.整体性
8.材料中所说的哪一要素变化引起其他要素的变化
A.气候 B.土壤 C.水文 D.生物
9.库区形成人工湖泊,对自然要素的影响,叙述正确的是
A.使生物多样性剧减
B.地方气候更温和湿润
C.土壤肥力下降
D.洪涝加剧
关于从赤道向两极的地域分异的叙述,正确的是
A.地表景观沿经线方向延伸 |
B.在中纬度地区表现最明显 |
C.地表景观沿经度变化方向更替 |
D.以热量为基础 |
图中M表示绿色植物。
图示内容显示自然环境具有
A.生产功能 | B.消费功能 | C.分解功能 | D.平衡功能 |
全球气候变暖导致海平面上升及中纬度耕作区的北移,这一现象体现了
A.陆地环境的整体性 |
B.陆地环境的地域分异 |
C.陆地环境各要素的孤立性 |
D.人类与环境不相统一 |
下图 为我国江南园林小景。读图回答:
1.图中的太湖石是由石灰岩组成,其玲珑剔透独特形态的形成原因是()
A. | 风力侵蚀作用 | B. | 岩浆作用 | C. | 流水侵蚀作用 | D. | 变质作用 |
2.江南园林中常用太湖石构景,形成奇峰怪石的山景。这种山景属于()
A. | 喀斯特地貌景观 | B. | 水文地理景观图 |
C. | 地质地貌景观 | D. | 人文景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