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3月29日到4月6日,中国政府分四批从战火纷飞的也门安全撤离了629名中国公民,还协助来自15个国家共279名外国公民安全撤离。这是中国首次动用军舰撤侨,得到国内外一致赞誉,彰显了中国的大国担当和国际主义精神。中国政府的行为表明( )
①我国贯彻以人为本的外交理念,积极行使管辖权
②维护共同利益是我国对外活动的出发点和落脚点
③我国综合国力增强,肩负国际责任的能力不断提高
④中国是维护世界和平与稳定的积极因素和决定力量
A.①② | B.①③ | C.②③ | D.③④ |
从孔子学院的设立到中国文化年的举办,从《媳妇的美好时代》走红非洲到《印象马六甲》大型实景演出首次走出国门,中华文化走出去渐入佳境。假如让你写一篇有关此类活动的新闻报道,你认为比较合适的标题是()
A.文化传播:推动世界文化逐步趋向统一 |
B.文化发展:教育是文化传播的主要途径 |
C.文化传承:文化要在发展的基础上继承 |
D.文化交流:做传播中华文化的友好使者 |
瑞典文学院将诺贝尔文学奖授予中国作家莫言。中国作协在贺词中说:“莫言的作品深深扎根于乡土,从生活中吸取灵感,从中华民族百年来的命运和奋斗中吸取思想力量,……境界。”贺词告诉我们()
A.文化创造的主体是文艺界人民群众 |
B.优秀文化作品都来源于社会实践 |
C.文化创作的成果要服务于文艺活动 |
D.优秀文化作品来源于对家乡的情感 |
村落,作为我国乡村文化的载体, 孕育过中国优良文化,是我国乡村文化的摇篮,承载了中国悠久文化的历史和脉络,是中国文化的见证人。当我们毁灭村落,也许埋在下面的还有文化脊梁和精神的家园。这警示我们()
A.必须保护一切村落文化 |
B.坚持功利主义,开发利用历史文化资源来发展经济 |
C.要做好对传统文化的保护、传承和发展工作 |
D.村落文化的消失是发展的必然结果,不值得可惜 |
《功夫熊猫》最值得我们借鉴之处就是它的创新精神,它把中国人引以为豪的两大元素——武术和熊猫结合在一起。重视文化创新的原因是( )
①文化创新可以推动社会实践的发展
②文化创新可以取代传统文化
③文化创新是文化发展的内在要求
④文化创新是民族文化永葆生命力的重要保证
A.②③④ | B.①②④ | C.①③④ | D.①②③ |
以“我的梦·中国梦”为主题的《开学第一课》由中央电视台隆重推出,《开学第一课》旨在启迪全国中小学生拥有梦想、实现梦想,坚定信念努力实现中国梦,以此启发孩子们的想象力和创新力。教育部与中央电视台的这一举措说明()
①优秀文化能促进人的全面发展
②文化影响人的实践活动与行为方式
③文化是综合国力竞争的重要因素
④文化促进社会的全面进步
A.①② | B.③④ | C.①③ | D.②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