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著名的中国问题观察家费正清在评论中国明清时期的某一政策时说:“归根到底,他们是倾向倒退,眼光向里,防守和排外的。”下列观点跟他的评论视角基本一致的是( )
①推动了传统农业的发展
②起到了一定的自卫作用
③导致中国在世界上落伍
④规范了对外贸易
| A.①② | B.①③ | C.②③ | D.③④ |
艺术来源于生活,又是社会生活的反映。下列文艺作品中,反映的社会主题与其他三个完全不同的是( )。
| A.《义勇军进行曲》 | B.《黄河大合唱》 |
| C.《大刀向鬼子们的头上砍去》 | D.《战争与和平》 |
在图说历史活动中,史青同学找到了下列图片,请你为他的活动选择一个最合适的主题( )。
| A.封建制度的覆灭 | B.殖民地人民的抗争 |
| C.资产阶级革命运动 | D.历史上著名的战役 |
民国时的著名记者黄远生说:“盖在昔日,仅有制造或政法制度之争者,而在今日已成为思想上之争。”事实上,中国近代侧重于制造和思想之争的是( )。
①洋务运动 ②戊戌变法
③辛亥革命 ④新文化运动
| A.①③ | B.②③ | C.①④ | D.①② |
19世纪有四位英国人曾经来到中国,在他们的日记中有误的是( )。
怀特:1839年我的鸦片被中国人搜缴,我被迫承诺永不带鸦片来中国
詹姆斯:1845年向清政府申请在香港开办工厂
约翰:1860年我们与法国军人一起冲进夏宫,我拿了我几辈子都用不完的财富
奥托:1900年8月我们进入清国皇帝的宫殿,还到居民家中夺得许多战利品
| A.怀特 | B.詹姆斯 |
| C.约翰 | D.奥托 |
2011年7月25日,山东省淄博市沂源县中庄镇大沟村农民宋恒洋展示自己刚刚完成的烙画《清明上河图》。此幅作品是宋恒洋在农活劳作之余,利用两年半的时间精心烙制完成的。作品总长12米,高1米。人物、桥梁、房屋、树木等均完全按比例放大制作。徜徉在此图中,我们仿佛又回到了( )。
| A.隋朝 | B.唐朝 | C.北宋 | D.明朝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