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12分)科技革命推动着人类历史的进步,使人们越来越清醒地认识到:科技是第一生产力,它改变着人们的生活方式,改变着社会的组织结构。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工业革命之所以发生在英国,主要是由于该国在……十七世纪时,政治结构……已经发展到适合于工业化的程度。
——奇波拉《欧洲经济史》
(1)据材料一和所学知识回答,使工业革命最早发生在英国的“政治结构”是什么?是通过哪一文件确立的?
材料二   电灯亮起来了,电话响起来了;内燃机取代蒸汽机,汽车跑起了,飞机飞起来了。
——选自川教版《世界历史
(2)材料二中提到的科技成果出现在哪次科技革命中?让汽车跑起来的动力机是什么?
材料三   一是酝酿已久的第三次科技革命在战后勃然兴起,为生产力的革命性突飞猛进提供了动力和方向,把生产力推进到一个崭新的层次上。这场新技术革命,使资本主义传统的产业部类得到调整从而焕发出生机,使一大批新的工业部门应运而生,从而为资本主义的发展开辟了新的道路。
(3)据材料三概括指出第三次工业革命的作用。

科目 历史   题型 综合题   难度 较易
知识点: 第三次科技革命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下面是中外历史学家对一位重要的中国历史人物的评价,阅读材料后,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一(他)堪称人类历史上也许最成功的哲学、道德和伦理体系的创始人。
——罗兹·墨菲《亚洲史》
材料二(他)因抱改革天下之宏愿,故政治活动之外更注意于教育,开中国史上民间自由讲学之第一声。——钱穆《国史大纲》
材料三(他)是了不得的教育家。他提出的教育哲学可以说是民主、自由的教育哲学,将人看作是平等的。
——胡适
(1)三则材料中的他是春秋时期的谁?
(2)作为伟大的思想家,他开创了哪个学派?他的思想主要由哪两部分组成?
(3)作为教育家,他“开中国史上民间自由讲学之第一声”的具体行动是什么请试举一例说明“他提出的教育哲学可以说是民主、自由的教育哲学”。
(4)他的言论,被他的弟子编入哪部书中?

在中国的近代史后期,共产党和国民党是两个关键的政党。他们之间的关系直接影响着中国的政局和前途。“国共两党恩恩怨怨八十载,两度握手两度分手”是对国共两党关系的生动写照。2005年4月和2006年4月,中国国民党主席连战开始访问祖国大陆,连战说:“今天的聚会是国民党和共产党六十年来头一次。”
(1)在近代历史上,国共两党曾经“两度握手两度分手”, “两度握手”即两次合作,分别取得怎样的成就?
(2)“两度分手”指两次分裂,分别导致怎样的后果?
(3)连战说这次聚会是“六十年来头一次”,六十年前国共的聚会具体指什么事件?今天国共两党可以围绕什么问题展开第三次合作?
(4)根据上述国共两党关系的历史和现实,我们能够得出什么历史结论来?

材料一 2014年2月27日下午,十二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七次会议经表决通过了将9月3日确定为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纪念日。
材料二2014年12月23日习近平主席出席国家公祭日活动

(1)中国人民局部抗战和全国性抗战开始的标志分别是什么?(不需要写出时间)

(2)今年(2015年)是抗日战争胜利多少周年?你认为抗日战争能够取得胜利的根本原因是什么?
(3)图2所反映的重大活动是为了纪念哪次历史事件?
(4)当今有些日本右翼势力企图抹杀这一人间惨剧真相的事实,我们该如何正确对待这个现象?

材料一:中国共产党的诞生,仿佛一道曙光划破夜空,在东方闪烁。中国革命从此翻开了崭新的一页。中国共产党领导的第一次革命把半殖民地半封建的旧中国变成社会主义新中国;第二次革命是要把一个经济文化落后的国家变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
——2011年4月25日《人民日报》
材料二:90年来,中国共产党由小到大,由弱变强,领导中国人民冲破重重难关,夺取了革命斗争和经济建设的一个又一个胜利。可以说,中国共产党的历史,就是不断从胜利走向胜利的历史。
——《光辉的历程——庆祝中国共产党建党90周年专辑》
(1)中国共产党诞生的标志是什么?
(2)依据材料一的论述,指出中国共产党领导的第一次革命的名称。
(3)请在下表空白处写上相应内容,理解材料二反映的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不断从胜利走向胜利”。

事件
意义

打响了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派的第一枪
创建井冈山革命根据地


揭开了人民解放军全国战略性进攻的序幕

宣告了延续了22年之久的国民党政权的覆灭


(4)通过对中国共产党成立后有关史实的回顾,你有怎样的认识?

自人类诞生以来,世界各国人民为追求民主与法治进行了许多的尝试与努力。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国家)承认公民一律平等,都有权参与国家管理。除十将军要由公民投票选举外,其他所有官职对每个等级的公民都是开发的,并通过抽签当选。
——九年级《世界历史》上册
(1)材料一反映了哪个国家的民主政治?谈谈你对这种民主政治的看法。
材料二 有人认为:英国的“光荣革命”既不是一次微不足道的政变,也不是一次以建立“平衡宪法”为归宿的政治妥协,而是议会与国王权力关系史上的决定性转折点。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英国“光荣革命”后议会与国王权力关系发生了怎样的变化?导致这种变化的法律依据是什么?
材料三美国总统威尔逊曾说过:“我们的宪法(1787年合众国宪法),它是一块奠基石,而不是一座完整的大厦;它是根,而不是完美的藤。”
(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美国1787年宪法确立了怎样的政体形式?
(4)你怎样理解《1787年合众国宪法》的“奠基石”作用?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