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列有关实验操作、现象和解释或结论都正确的是
选项 |
实验操作 |
现象 |
解释或结论 |
A |
过量的铁粉加入稀硝酸中,充分反应后,滴入KSCN溶液 |
溶液呈红色 |
稀硝酸将Fe氧化为Fe2+ |
B |
AlCl3溶液中滴加过量的氨水 |
先出现白色沉淀,后沉淀又逐渐溶解 |
氢氧化铝能溶于氨水 |
C |
铝箔插入稀硝酸中 |
无明显现象 |
铝箔表面被稀硝酸氧化形成致密的氧化膜 |
D |
用玻璃棒蘸取浓硫酸点到pH试纸上 |
试纸变黑色 |
浓硫酸具有脱水性 |
关于化学式[TiCl(H2O)5]Cl2·H2O的配合物的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配位体是Cl-和H2O,配位数是9 |
B.中心离子是Ti4+,配离子是[TiCl(H2O)5]2+ |
C.内界和外界中的Cl-的数目比是1:2 |
D.加入足量AgNO3溶液,所有Cl-均被完全沉淀 |
2008年秋天,毒奶粉事件震惊全国,这主要是奶粉中含有有毒的三聚氰胺。下列关于三聚氰胺分子的说法正确的是
A.所有碳原子采用sp3杂化,所有氮原子采用sp3杂化 |
B.一个分子中共含有15个σ键 |
C.属于极性分子,故极易溶于水 |
D.分子内既有极性键又有非极性键 |
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A.根据同周期元素的第一电离能变化趋势,推出P的第一电离能比S大 |
B.根据主族元素最高正化合价与族序数的关系,推出卤族元素最高正化合价都是+7 |
C.晶体中一定存在化学键 |
D.正四面体分子中键角只能是109°28′ |
科学家最近研制出可望成为高效火箭推进剂的N(NO2)3(如图所示)。已知该分子中N—N—N键角都是108.1°,下列有关N(NO2)3的说法正确的是
A.分子中N、O间形成的共价键是非极性键 | B.分子中四个氮原子共平面 |
C.该物质既有氧化性又有还原性 | D.15.2 g该物质含有6.02×1022个原子 |
下表列出了某短周期元素R的各级电离能数据(用I1、I2表示,单位为kJ·mol-1)。
I1 |
I2 |
I3 |
I4 |
…… |
|
R |
740 |
1 500 |
7 700 |
10 500 |
…… |
下列关于元素R的判断中一定正确的是
A、R的最高正价为+3价 B、R元素位于元素周期表中第ⅡA族
C、R元素的原子最外层共有4个电子 D、R元素基态原子的电子排布式为1s22s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