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业生产和日常生活中,如何减少二氧化碳排放已成为全世界关注的热点,低碳经济和低碳生活成为热门话题。以下做法与低碳要求不相适应的是
A.尽量不使用一次性竹、木筷子 |
B.多挖煤,多发电,加快经济发展 |
C.利用特殊材料建屋顶、墙面,充分利用太阳光照明 |
D.提倡骑自行车、乘公交车出行 |
强酸与强碱的稀溶液发生中和反应的热效应:H+(aq)+OH- (aq)=H2O(l);△H= -57.3kJ/mol。向lL 0.5mol/L的NaOH溶液中加入下列物质:①稀醋酸 ②浓硫酸 ③稀硝酸,恰好完全反应时,反应热△H1、△H2、△H3的关系正确的是
A.△ H1>△ H2>△ H3 | B.△ H2>△ H3>△ H1 |
C.△ H1>△ H3>△ H2 | D.△ H3>△ H2>△ H1 |
在温度和容积不变的容器中,一定条件下发生下列变化:H2(g)2H(g)(气态氢原子)。△H>0。当容器中H2的浓度从0.1mol/L变为0.06mol/L时,需20秒,那么H2的浓度由0.06mol/L下降到0.036mol/l时需时间
A.12秒 | B.无法判断 | C.大于12秒 | D.小于12秒 |
在2A+B⇌3C+4D反应中,表示该反应速率最快的是
A.v(A)="0.5" mol﹒L-1﹒s-1
B.v(B )="0.3" mol﹒L-1﹒s-1
C.v(C)="0.8" mol﹒L-1﹒s-1
D.v(D)="1.6" mol﹒L-1﹒min-1
下列有关热化学方程式的叙述正确的是
A.已知2H2(g)+O2(g)═2H2O(g)△H=﹣483.6kJ/mol,则氢气的燃烧热为241.8kJ/mol |
B.含20.0gNaOH的稀溶液与稀盐酸完全中和,放出28.7kJ的热量,则表示该反应中和热的热化学方程式为:NaOH(aq)+HCl(aq)═NaCl(aq)+H2O(l)△H=﹣57.4kJ/mol |
C.已知C(石墨,s)═C(金刚石,s)△H>0,则金刚石比石墨稳定 |
D.已知C(s)+O2(g)═CO2(g) △H1;C(s)+1/2 O2(g)═CO(g)△H2,则△H1>△H2 |
合成氨所需的氢气可由水煤气反应制得,其中的一步反应为:CO(g) +H2O(g) ⇌CO2(g) +H2(g);△H=﹣43kJ/mol对于上述反应,下列措施中能提高CO转化率的是
A.增大压强 | B.升高温度 |
C.增大水蒸气的浓度 | D.增大CO的浓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