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粗糙水平地面上与墙平行放着一个截面为半圆的柱状物体A,A与竖直墙之间放一光滑圆球B,整个装置处于静止状态.现对B加一竖直向下的力F,F的作用线通过球心,设墙对B的作用力为F1,B对A的作用力为F2,地面对A的作用力为F3.若F缓慢增大而整个装置仍保持静止,截面如图所示,在此过程中( )
| A.F1保持不变,F3缓慢增大 |
| B.F1缓慢增大,F3保持不变 |
| C.F2缓慢增大,F3缓慢增大 |
| D.F2缓慢增大,F3保持不变 |
关于物理学的研究方法,以下说法错误的是:
| A.在用实验探究加速度、力和质量三者之间关系时,应用了控制变量法 |
| B.在利用速度时间图像推导匀变速直线运动位移公式时应用的是微元法 |
| C.在定义电场强度时应用了比值法,因而电场强度与电场力和试探电荷的电量无关 |
| D.在不需要考虑物体本身的大小和形状时,建立质点概念是应用近似替代法 |
氢原子的能级图如图所示,处于n=3激发态的大量氢原子向基态跃迁时所放出的光子中,只有一种光子不能使某金属A产生光电效应,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不能使金属A产生光电效应的光子一定是从n=3激发态直接跃迁到基态时放出的 |
| B.不能使金属A产生光电效应的光子一定是从n=3激发态直接跃迁到n=2激发态时放出的 |
| C.若从n=4激发态跃迁到n=3激发态,所放出的光子一定不能使金属A产生光电效应 |
| D.金属A逸出功一定大于1.89eV |
一列横波沿直线传播,在波的传播方向上有A、B两点。在t时刻A、B两点间形成的波形如图甲所示,在(t+3s)时刻A、B两点间形成的波形如图乙所示,已知A、B两点间距离S=9m,则以下说法中正确的是()
A.若周期为4s,波一定向右传播
B.若周期大于4s,波可能向右传播
C.若波速为8.5m/s,波一定向左传播
D.该波波速可能的最小值为0.5 m/s
如图所示,等腰三角形内分布有垂直于纸面向外的匀强磁场,它的底边在
轴上且长为2L,高为L.纸面内一边长为L的正方形导线框沿
轴正方向做匀速直线运动穿过匀强磁场区域,在t=0时刻恰好位于图中所示的位置.以顺时针方向为导线框中电流的正方向,在下面四幅图中能够正确表示电流-位移(I-x)关系的是()
如图所示,在竖直平面内有两根平行金属导轨,上端与电阻R相连,磁感应强度为B的匀强磁场垂直导轨平面.一质量为m的金属棒以初速度
沿导轨竖直向上运动,上升到某一高度后又返回到原处,整个过程金属棒与导轨接触良好,导轨与棒的电阻不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回到出发点的速度 大于初速度![]() |
| B.通过R的最大电流上升过程小于下落过程 |
| C.电阻R上产生的热量上升过程大于下落过程 |
| D.所用时间上升过程大于下落过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