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图,A为置于地球赤道上的物体,B为绕地球做椭圆轨道运行的卫星,C为绕地球做圆周运动的卫星,P为B、C两卫星轨道的交点。已知A、B、C绕地心运动的周期相同。相对于地心,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卫星C的运行速度小于物体A的速度
B.卫星B在P点的加速度大小与卫星C在该点加速度大小相等
C.卫星B运动轨迹的半长轴与卫星C运动轨迹的半径相等
D.物体A和卫星C具有相同大小的加速度
关于电场强度与电势的关系,下面各种说法中正确的是()
A.电场强度大的地方,电势一定高 |
B.电场强度不变,电势也不变 |
C.电场强度为零处,电势一定为零 |
D.在匀强电场中,电场强度的方向是电势降低最快的方向 |
一斜块M静止于粗糙的水平面上,在其斜面上放一滑块m,若给m一向下的初速度v0,则m正好保持匀速下滑,如图(6)所示,现在m下滑的过程中再加一个作用力,则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A.在m上加一竖直向下的力Fa,则m将保持匀速运动,M对地仍无摩擦力的作用 |
B.在m上加一沿斜面向下的力Fb,则m将做加速运动,M对地有水平向左的静摩擦力 |
C.在m上加一水平向右的力Fc,则m将做减速运动,在m停止前M对地仍无摩擦力的作用 |
D.无论在m上加上什么方向的力,在m停止前M对地都无静摩擦力的作用 |
如图所示,如果把水星和金星绕太阳的运动视为匀速圆周运动,从水星与金星在一条直线上开始计时,若天文学家测得在相同时间内水星转过的角度为θ1,金星转过的角度为θ2(θ1、θ2均为锐角),则由此条件可求得( )
A.水星和金星绕太阳运动的周期之比 |
B.水星和金星的密度之比 |
C.水星和金星到太阳中心的距离之比 |
D.水星和金星绕太阳运动的向心加速度大小之比 |
足够长的水平传送带始终以速度匀速运动,某时刻,一质量为m、速度大小为
,方向与传送带运动方向相反的物体,在传送带上运动,最后物体与传送带相对静止。物体在传送带上相对滑动的过程中,滑动摩擦力对物体做的功为W1,传送带克服滑动摩擦力做的功W2,物体与传送带间摩擦产生的热量为Q,则()
A.W1=mv2 | B.W1=2mv2 | C.W2=mv2 | D.Q=2mv2 |
太阳围绕银河系中心的运动可视为匀速圆周运动,其运动速度约为地球公转速度的7倍,轨道半径约为地球公转轨道半径的2×109倍,为了粗略估算银河系中恒星的数目,可认为银河系中所有恒星的质量都集中在银河系中心,且银河系中恒星的平均质量约等于太阳质量,则银河系中恒星数目约为()
A.109 | B.1011 | C.1013 | D.101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