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列各组结构中,都含有DNA的是( )
A.中心体、叶绿体、线粒体 | B.高尔基体、内质网、核糖体、 |
C.线粒体、高尔基体、叶绿体 | D.叶绿体、细胞核、线粒体 |
下图表示某种小鼠的进化过程,X、Y、Z表示物种形成的基本环节。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A.小鼠原种与小鼠新种可组成一个种群 |
B.X表示基因突变和染色体变异,其为进化提供原材料 |
C.Y使该种群的基因频率发生定向改变,决定了进化的方向 |
D.Z表示地理隔离,能阻断种群间基因的交流,导致新物种产生 |
如图为果蝇某一条染色体上的几个基因示意图,从中得到的正确结论是()
A.R基因中的全部脱氧核苷酸序列都能编码蛋白质 |
B.基因R、S、N互为非等位基因 |
C.果蝇的每个基因都是由成百上千个核糖核苷酸组成的 |
D.每个基因中只要有一个碱基对的替换,就会引起生物性状的改变 |
小麦幼苗发生基因突变导致叶绿体不能合成,从而会形成白化苗。现有一小麦的绿色幼苗种群,经检测全为杂合子,让其自由传粉,统计后代绿色幼苗和白化苗的比例。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A.该基因突变属于隐性突变 |
B.后代中白化基因的频率会降低 |
C.小麦白化苗的产生说明形成了新物种 |
D.杂合子自由传粉两代,F2中绿色幼苗:白化苗=8:1 |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马和驴杂交的后代骡是二倍体,一群骡是一个种群 |
B.六倍体普通小麦的花药离体培养后,长成的植株的细胞中含三个染色体组,是三倍体 |
C.单倍体幼苗经秋水仙素处理后得到的植株,不一定是纯合的二倍体 |
D.二倍体番茄和二倍体马铃薯体细胞融合后形成的杂种植株含两个染色体组 |
粮食问题是当今举世瞩目的迫切问题之一。改善农作物的遗传性状、提高粮食产量是科学工作者不断努力的目标,如图是遗传育种的一些途径。下列有关分析,不正确的是( )
A.若要在较短时间内获得图示新品种小麦,可选图中E→F→G的育种方法 |
B.H→I、 J→K都必需用到与G过程相同的技术操作 |
C.C→D和H→I过程都可以克服远缘杂交不亲和的障碍 |
D.图中的遗传育种途径,A→B所表示的方法具有典型的不定向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