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谷撒地,薯叶枯,青壮炼铁去,收禾童和姑,来年日子怎么过”。诗中反映的上世纪50年代末的现象主要是由于(  )

A.经济建设缺乏经验
B.自然灾害迅速蔓延
C.“左”倾错误严重泛滥
D.苏联政府背信弃义
科目 历史   题型 选择题   难度 中等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下列关于第一次工业革命的各项表述,符合史实的是(  )

A.许多工业生产的新发明源于自然科学的新发展
B.交通运输工具革新方面的突破首先出现在美国
C.改良型蒸汽机的发明使工厂制应运而生
D.工厂的出现是资本主义工业生产的开端

十一届三中全会能够实现建国以来具有深远意义的伟大转折,关键在于(  )

A.否定了“两个凡是”的错误观点 B.确立了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
C.结束了“文化大革命” D.恢复了邓小平的领导职务

邓小平说:“改革是中国的第二次革命。”其本质含义是(  )

A.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 B.把工作重心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
C.改变陈旧落后的思想观念 D.改革不适应经济发展的管理体制

关于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我国农村实行的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说法,正确的是(  )

A.符合现代化农业生产的需要
B.是对土地所有制的重大变革
C.与生产力发展状况及基本国情相适应
D.是城市经济体制改革推动的结果

党的十四大提出我国社会主义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这一做法从根本上表明(  )

A.市场经济一定要取代计划经济
B.市场经济完全可以和计划经济并存
C.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应生产力发展
D.市场经济体制不是资本主义的专利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