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谷撒地,薯叶枯,青壮炼铁去,收禾童和姑,来年日子怎么过”。诗中反映的上世纪50年代末的现象主要是由于(  )

A.经济建设缺乏经验
B.自然灾害迅速蔓延
C.“左”倾错误严重泛滥
D.苏联政府背信弃义
科目 历史   题型 选择题   难度 中等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清朝后期,“处处皆关,则关关有税”“如有打造双桅五百石以上桅式船只出海者,不论官兵民人,俱发边卫充军”。这反映出清朝推行的政策是

A.禁止走私贩运 B.抑商、禁海 C.重农抑商 D.保护森林、渔业资源

小波在阅读历史文献时发现,很多国家古代常用文字中有关“马”的词汇特别多;而现代常用文字中关于马的词汇少了,但关于“机”的词汇却多了。造成这种变化的根本原因是

A.生态恶化,物种消失 B.传统文化的丧失和灭亡
C.农业文明到工业文明的转变 D.文字改革的必然结

《耕织图·耕图》为南宋作品,,为历代帝王推崇和嘉许,下图为康熙命画家重新绘制该作品,也反映了清代生产方式,材料提供的信息说明

A.中国古代农业文明一直很先进
B.传统农耕技术没有突破性发展
C.清代出现一牛一人的耕作技术
D.水田耕作表明经济重心在南方

有位学者写了一部关于宋代商业发展的专著,不适合作为这本专著名称的是

A.《商帮的兴衰》 B.《晨曦中的汴河》 C.《坊墙倒塌以后》 D.《草市饮食大全》

“夜市喧至三更尽,才五更又复开张。如耍闹去处,通晓不绝”材料中描绘的城市现象最早出现在

A.西汉 B.隋唐 C.北宋 D.元朝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