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内容摘自某论著的目录:“民主的源头”、“迥异于东方的法律制度”、“议会之母”、“驴象之争”、“一票共和”。据此判断该论著的名称可能是( )
| A.《东西方政治制度比较研究》 |
| B.《西方国家政治制度论析》 |
| C.《古代西方政治制度透视》 |
| D.《现代西方经济制度考量》 |
近代《申报》曾评述道:“这是华北战争以来的第一次胜利,也是国共宣布合作以后的第一个喜讯。我们的抗战是全面的持久的抗战。……不过,从这次晋北的初步进展中,我们却得到了一个深切的教训,那就是要保证抗战的胜利,政治工作必须和军事相配合,武力必须和民众相联络。”下列结论正确的是
①文中“第一次胜利”指台儿庄战役
②文中“初步进展”指平型关大捷
③报道实际上肯定了中共发动民众的策略
④报道反映了抗战相持阶段中国政府的抗战路线
| A.①②③ | B.②③ |
| C.①③④ | D.②④ |
《蒋总统集》中记载“国民党党员成分中,70%以上是工农,20%以上是小资产阶级。”国民党党员组成的这一状况可能出现的年份是
| A.1925年 | B.1931年 | C.1939年 | D.1945年 |
下表是某一阶段中国近代工业的发展情况,分析该表不能得出的结论是
| 年代 |
商办 |
官办或官商合办 |
外商企业 |
|||
| 设厂数 |
资本(千元) |
设厂数 |
资本(千元) |
设厂数 |
资本(千元) |
|
| 1872-1894年 |
53 |
4697 |
19 |
16196 |
103 |
28000 |
| 1895-1913年 |
463 |
90801 |
86 |
28469 |
136 |
103153 |
A.甲午战争前民族资本力量相对弱小
B.甲午战争后外商企业严重阻碍民族资本发展
C.甲午战争后到20世纪初民族资本发展较快
D.一战前官办资本在近代工业中的比重逐渐降低
下图是光绪二十七年的一份吏部档案,但是残缺不全,原文有:“上年□月间,□□入都,本署即被占据,迨洋兵撤退,检查署内所存档案则例等件,全行遗失。”与这份档案相关的历史事件应该是
| A.第一次鸦片战争 | B.第二次鸦片战争 |
| C.甲午中日战争 | D.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
嘉庆帝亲政之初,认为“凡事必专责之军机大臣,则其权过重”,与“乾纲独断”的家法不符,强调军机大臣不过“承旨书谕”而已,皇帝并非“将臣工翊赞之职尽责此数人”。这表明嘉庆帝认识到军机处
| A.办事效率高 | B.有利于强化君主专制 |
| C.应予以撤销 | D.可能对皇权构成威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