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下图所示,世界制造业产量的相对份额(1750~1900年),据此判断下图所列四个国家从左至右依次是( )
A.英国中国美国德国 |
B.德国英国美国中国 |
C.美国中国德国英国 |
D.英国德国美国中国 |
据张君劢《史泰林治下之苏俄》载:“民国十七年春,俄国国营农场经理马克维次,有多余不用的机犁百架,召集附近村落的农民,许租给他们使用,而以他们所有的土地,共同耕种为条件。”这种做法起到的主要作用是
A.提高了农民自主经营的积极性 | B.促进了市场经济的发展 |
C.推动了农业集体化的进程 | D.奠定了国内战争胜利的物质基础 |
2011年1月,在全国大学生中开展的“中国文化符号调查”结果公布,在270项候选中国文化符号中,最具代表性的前10项依次是:汉语(汉字),孔子、书法、长城、五星红旗、中医、毛泽东、故宫、邓小平、兵马俑,而周杰伦、韩寒均排在200名之后,这一结果反映
A.中国传统典范及遗产深刻影响青年一代 |
B.青年一代的核心价值观发生根本转变 |
C.现代传媒带来的“追星”现象已不复存在 |
D.西方文化对当代大学生的影响甚微 |
据“借谷票”中的信息判断,群众借出谷物是为了支援
A.北伐战争 |
B.反“围剿’斗争 |
C.抗日战争 |
D.解放战争 |
《大公报》载:1906年1月,两广总督岑春煊发布示谕:“婢膝奴颜,有伤气节”,宣布广东、广西两省官员,在下级见上级时,一律废除跪拜请安之礼。此后,各省纷纷效法。这说明
A.晚清时期曾进行社会习俗的改革 | B.封建等级制度被废除 |
C.辛亥革命使民主平等思想深入人心 | D.儒家传统礼仪被废除 |
《胡适口述自传》中说:“那个以鼓吹‘中国文艺复兴’和‘文学革命’为宗旨的《新青年》杂志,就逐渐变成中国共产党的机关报,我们北大之内反而没有个杂志发表文章了。”这段话反映了
A.新文化运动披着传统文化的外衣 | B.新文化运动阵营思想日趋分化 |
C.新文化运动的“文学革命”失败 | D.胡适公开否定新文化运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