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代思想家梁启超在《二千五百年儒学概略》中指出:“儒家在北朝时专讲注疏,中唐以后,要把春秋三传,束之高阁……儒家在北朝时,专讲训诂名物,中唐以后主讲明心见性……”梁启超之意是( )
| A.心学实际上孕育于中晚唐 |
| B.佛教的兴盛影响了儒学的发展 |
| C.北朝至唐,儒学失去正统思想的地位 |
| D.唐朝时形成“三教合归儒”的现象 |
西方学者认为,公元前6——公元前3世纪是人类文明的“轴心时代”,“人类意识”首次觉醒,理性思维所创造的精神文化决定着其后诸民族的文化走向。在当时的中国,最具典型意义的现象为()
| A.诸子并立、百家争鸣 | B.以法为教、焚书坑儒 |
| C.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 D.崇儒尚佛、兼收并蓄 |
《春秋》书法体系的五个命题:“天人有序”“中外有别”“褒贬有道”“隐讳有法”和“修辞有术”。这里“书法”的含义是()
| A.写字的笔法艺术 | B.古人的治史态度 |
| C.中国传统的人生态度 | D.古人的书法创作要求 |
该表是1991-1993年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在国际贸易中的比重(单位:100亿美元)表,对其中信息解读正确的是
| 1991 |
1992 |
1993 |
||||
| 出口 |
进口 |
出口 |
进口 |
出口 |
进口 |
|
| 世界 |
353 |
355 |
376 |
378 |
375 |
370 |
| 发达 |
250 |
259 |
265 |
270 |
256 |
253 |
| 71% |
73% |
70% |
71% |
68% |
68% |
|
| 发展中 国家 |
103 |
96 |
111 |
108 |
119 |
117 |
| 29% |
27% |
30% |
29% |
32% |
32% |
A.世界贸易组织促进了全球贸易发展 B.世界经济呈现出区域集团化的趋势
C.发展中国家在世界贸易中无足轻重 D.发达国家在世界贸易中占主导地位
该表中列举的史实是全球化进程中的一些重要事件,表中推论符合史实的选项是
| 史实 |
推论 |
选项 |
| 15世纪末16世纪初,新航路开辟 |
世界不同民族开始了政治文化交流 |
A |
| 19世纪中后期,资本主义世界初步形成 |
世界不同地区生活方式达成一致 |
B |
| 二战后,支撑世界经贸关系的三大支柱建立 |
清除了贸易壁垒,遏制了美国的经济霸主地位 |
C |
| 至20世纪90年代,三大区域性经济集团形成 |
加强了国家之间的相互依存 |
D |
2011年是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10周年。加入世界贸易组织为中国带来了许多发展机遇,主要表现在
①推动了中国对外开放的发展
②为“中国制造”走向世界提供了平台
③保障了中国的经济安全
④促使中国不断提高和完善自身的竞争力
| A.①②③ | B.②③④ | C.①②④ | D.①③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