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史·职官志》记载:“三司之职,国初沿五代之制,置使以总国计,应四方贡赋之入,朝廷之预,一归三司。通管盐铁、度支、户部,号曰计省,位亚执政,目为计相。”这说明北宋( )
| A.把地方财政大权全部收归中央 |
| B.三司使掌财权是当朝宰相 |
| C.分散中枢机构权力以加强皇权 |
| D.强化财政管理以增加政府财政收入 |
“每逢佳节倍思亲”,追根溯源,这种珍惜亲情、渴望相聚的情结源于宗法制。下列对宗法制的理解不正确的是()
| A.最大的特点是嫡长子继承制 | B.大、小宗的身份是一成不变的 |
| C.有利于统治集团内部的团结 | D.等级森严,大宗对小宗有统辖权 |
依据西周的政治制度,周王与诸侯之间具有()
①君臣关系 ②大宗与小宗的关系③等级从属关系 ④兄终弟及的关系
| A.①③ | B.②④ | C.①②③ | D.①③④ |
“天子适诸侯,曰巡狩;巡狩者,巡所守也。诸侯朝于天子,曰述职,述职者,述所职也。无非事者……一不朝则贬其爵,再不朝则削其地,三不朝则六师移之。”(《孟子·告子》)上述材料不能反映的是()
| A.描述了西周分封制的情况 | B.当时常有诸侯“不朝”的现象 |
| C.诸侯有保护天子的义务 | D.天子与诸侯都是宗族、姻亲关系 |
《三字经》写到:“周武王,始诛纣,八百载,最长久。”周朝最长久的制度保障是()
①禅让制②分封制③宗法制④中央集权制度
| A.①② | B.②③ | C.③④ | D.②④ |
下列有关西周宗法制的叙述,正确的是()
①按照血缘关系分配政治权力②因亲疏而形成宗法等级
③其核心内容是兄终弟及或父子相传④它与分封制是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的关系
| A.①②③④ | B.①②④ | C.①② | D.②③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