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史·职官制》记载:“宋承唐制,抑又甚焉。三师、三公不常置,宰相不专任三省长官,尚书、门下并列于外,又别置中书禁中,是为政事堂,与枢密对掌大政。天下财赋,内庭诸司,中外筅库,悉隶三司。”这里“抑又甚焉”主要指
| A.相权进一步被削弱 | B.皇权进一步加强 |
| C.分化事权,导致“冗官” | D.宋代进一步完善了唐制 |
《史记·货殖列传》记载“(江南)地广人稀,饭稻羹鱼,或火耕而水耨……不待贾而足……无冻饿之人,亦无千金之家。”说明汉代江南的经济状况是①人烟稀少②耕作技术落后③商品交换不发达④贫富分化的程度低
| A.①②③④ | B.②③④ | C.①② | D.③④ |
农具耧车最早出现在()
| A.汉朝 | B.曹魏 | C.南朝 | D.唐朝 |
观察下列一组有关春秋战国时期的历史图片,所能得到的正确认识不包括
| A.铁制农具出现并广泛运用 | B.社会生产力显著提高 |
| C.农用动力出现革命性变化 | D.使用水力鼓风冶铁 |
白居易诗:“机梭声札札,牛驴走纭纭。……有财不行商,有丁不入军。家家守村业,头白不出门。”诗中的描述反映了()
①男耕女织的自然经济②重视农业的观念
③家庭手工业的发展促进了商品流通④对外开放的思想
| A.①②③ | B.①②④ | C.①③④ | D.②③④ |
《诗经》是一部现实主义文学作品,具有重要的史料价值。其中“雨我公田,遂及我私。”反映的是()
| A.精耕细作技术成熟 | B.井田制趋于瓦解 |
| C.小农经济发展完善 | D.土地兼并严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