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强同学做“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分组实验时,若凸透镜的焦距是10cm,固定在光具座上位置不动,移动烛焰与光屏的位置,烛焰恰好在光屏上成清晰的像,实验操作规范,如图所示:
(1)此时成像的原理与 (选填“放大镜” “投影仪”或“照相机”)相同。
(2)该同学用白纸遮住凸透镜的上半部后,光屏上烛焰的像 (选填“仍然完整”“缺了上半部”或“缺了下半部”)。
(3)要获得放大的虚像,应将烛焰移到距凸透镜 cm以内。
在"测量小灯泡的电功率"的实验中,小明同学选取了一个标有"2.5V"、额定功率约为1W的小灯泡和必要的实验器材。
①根据电功率P=UI,小明画出实验电路图如图甲所示,图中①应接入 ,②应接入 。(以上两空均选填" "或"
")
②连接电路时,开关应该 。闭合开关,移动变阻器滑片的过程中,观察到电流表示数几乎接近最大值时,小灯泡仍然不亮,且电压表无示数,其原因可能是 。
③经检查电路连接正确后,小明连续进行了3次测量,并把测量的数据和观察到的现象填写在下列表格中,其中第2次测量时电流表的示数如图乙所示,此时的电流为 A,小灯泡的额定功率为 W.
序号 |
灯泡两端的电压U/V |
通过灯丝的电流I/A |
灯泡的亮度 |
灯泡的电功率P/W |
1 |
2.00 |
0.44 |
较暗 |
0.88 |
2 |
2.50 |
正常发光 |
||
3 |
3.00 |
0.50 |
很亮 |
1.50 |
在“探究凸透镜成像的规律”的实验中:
(1)为了确定凸透镜的焦距,小明让一束平行光经过一透镜,在光屏上得到一个最小、最亮的光斑,如图所示,可确定出焦距f= cm(选填“0”、“10”或“20”)
(2)小明用此透镜做“探究凸透镜成像的规律”的实验,将蜡烛、凸透镜和光屏放在光具座上,点燃蜡烛,调节凸透镜和光屏的高度,使它们的中心跟烛焰的中心大致在 。
(3)移动蜡烛距凸透镜30cm处时,在光屏上呈现清晰倒立、缩小的 (选填“实”或“虚”)像,生活中应用该原理制作的光学仪器是 。
(4)当移动蜡烛距凸透镜15cm处时,光屏上会出现的是 (填“放大”、“缩小”或“等大”)的实像;如果他将蜡烛再靠近凸透镜一些,这时光屏应向 (填“左”或“右”)移动,以获得清晰的实像。
在"测量物体运动的速度"的实验中,小龙和小柳测量小明跑40m的速度。
(1)小龙和小柳用 (填一种测量工具)在室外测出40m的路程。
(2)小柳担任计时员,他用 (填一种测量工具)测量小明跑步的时间,他应站在 处(选填"起点"或"40m")。
(3)小龙担任发令员,发令后,小明跑完40m的路程,小柳计时如图所示,由图可知,小明跑40m所用的时间为 s。
(4)小明跑40m的速度是 m/s。
“测量小灯泡的电功率”:选用小灯泡L(额定电压为3.8V)、电压表、电流表、滑动变阻器R和干电池4节等。
(1)在图甲的虚线框内把实验电路图补充完整。
(2)在连接电路时,开关应处于 状态。
(3)完成电路连接,试触时发现电压表指针向右偏转,电流表指针向左偏转,原因是 。
(4)纠正错误后,闭合开关S,移动滑片P电压表示数如图乙所示,为测量小灯泡的额定功率,滑片P应向 (选填“a”或“b”)端移动,直至电压表的示数等于 V,电流表的示数如图丙所示为 A,则小灯泡的额定功率为 W。
根据"测量石块密度"的操作步骤,回答下列问题:
(1)用托盘天平测量石块质量;
①将天平放在水平桌面上,把游码放到标尺左端的零刻度线处,调节 使横梁平衡。
②在加减砝码时,添加最小砝码后发现天平右盘略高于左盘,此时指针偏向分度盘的 (选填"左"或"右")侧,接下来的操作是 ,直至横梁恢复平衡。
③测出石块的质量为m 石。
(2)用量筒测量石块体积;
①用细线系着石块放入装有水的量筒中(如图所示),发现石块没有完全浸没;取出石块后,接下来的操作是 ,然后读出水的体积V 1。
②测出石块和水飞总体积V 2后,求出石块的体积为V 石。
(3)石块密度的表达式 。
(4)如果将此石块带到太空中,石块的质量 ,密度 。(均选填"不变"、"变大"或"变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