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强同学做“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分组实验时,若凸透镜的焦距是10cm,固定在光具座上位置不动,移动烛焰与光屏的位置,烛焰恰好在光屏上成清晰的像,实验操作规范,如图所示:
(1)此时成像的原理与 (选填“放大镜” “投影仪”或“照相机”)相同。
(2)该同学用白纸遮住凸透镜的上半部后,光屏上烛焰的像 (选填“仍然完整”“缺了上半部”或“缺了下半部”)。
(3)要获得放大的虚像,应将烛焰移到距凸透镜 cm以内。
小凡同学进行实验探究,发现水蒸发快慢与水的温度、水的表面积和水面上方空气流动快慢有关。在此基础上,小凡同学又进行了如下探索:
⑴小凡在相同条件下,将水和酒精同时擦在手臂上,酒精更容易干,于是猜想液体蒸发快慢可能还与______有关。
⑵如图所示,甲、乙两支相同的温度计,其中甲的玻璃泡上包着沾水的棉花,乙是干燥的。小凡发现空气湿度越小,两支温度计的示数差就越大;空气湿度越大,示数差就越小。于是小凡猜想水的蒸发快慢可能还与______有关。
⑶小凡同学猜想水蒸发快慢还可能与水的多少有关,于是继续进行了如下探究:在相同环境下,把相同温度的水,分别装入两只相同的玻璃杯,一杯水多,一杯水少,如右图中的A和B。实验发现B杯中没有水时,A杯中还残留有一些水。于是他得出结论:水蒸发快慢与水的多少有关,水越少,蒸发越快。从得出结论环节看,“根据谁先蒸发完,判断谁蒸发快”是不正确的,因为他没有控制开始实验时杯中水的______(多少/表面积/温度)相同。经过多次实验和精确测量,小凡发现当B杯无水时,A杯中减少的水和原来B杯中的水相等。由此可知:水蒸发的快慢和水的多少______(有关/无关)。
小明发现,在使用如图所示的装置做碘的升华实验时,很容易造成碘的熔化。针对上述不足,小明与他的同学们讨论后将实验进行改进:将装有固态碘的玻璃管放入沸水中,玻璃管中很快就有紫色的碘蒸气产生,并排除了碘熔化的可能性。实验表明:在碘升华和熔化时需要______热量。是什么因素影响碘的升华或熔化,你的猜想是______。
在透明塑料袋中滴入几滴酒精,将袋挤瘪,排尽空气后用绳把口扎紧,然后放入80℃以上的热水中,你看到的现象是____________,这是____________现象,这个现象说明________________;从热水中拿出塑料袋,过一会又看到的现象是______________,这是______现象,这个现象说明____________。
在标准大气压下,水沸腾时产生的水蒸气温度和水一样,都是100℃,那么,水蒸气导致的烫伤和水导致的烫伤哪个更严重呢?为什么会这样呢?原来,当人的皮肤与100℃的水蒸气接触时,水蒸气首先要_____为100℃的水,同时______大量的热,然后100℃的水在降温过程中还要向皮肤______,所以在质量相等的情况下,水蒸气向皮肤放出的热量更多,因此______(水/水蒸气)烫伤更严重。
一支大的注射器的小孔用橡皮帽堵住,里面装有乙醚蒸气,如图所示。推动活塞,当乙醚蒸气被压缩到一定程度时,注射器中出现了液态乙醚,这表明用_______的办法可以使气体液化,此时注射器的温度将会有一定程度的______(上升/下降),这说明___________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