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下列示意图提供的信息回答问题:
(1)在化学反应中钠原子易(填"得"或"失")1个电子;
(2)氯元素属于(填"金属"或"非金属")元素;
(3)上述过程中形成化合物的化学式为。
化学的学科特征是在原子、分子水平上研究物质和创造物质。请从微观的角度回答下列问题。
(1)物质的结构决定性质。
①根据Na、Al原子结构图Na 、Al
可推知,金属Na、Al的化学性质不同的原因是 。
②CO和CO2化学性质不同的原因是 。
③稀盐酸和稀硫酸都可使紫色石蕊试剂变红,原因是 。
(2)如图是氢气在氧气中燃烧的微观示意图(图中“o”代表氢原子。“●”代表氧原子)。
①参加该化学反应的最小粒子是 ( 填微粒符号)。
②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
酸、碱、盐的溶解性表是学习化学的重要工具之一。下表是部分酸、碱、盐在水中的溶解性(20℃),请回答下列问题。
阴离子 阳离子 |
OH﹣ |
NO3﹣ |
CO32﹣ |
Cl﹣ |
K+ |
溶 |
溶 |
溶 |
溶 |
Ba2+ |
溶 |
溶 |
不 |
溶 |
Cu2+ |
不 |
溶 |
不 |
溶 |
(1)上述阴、阳离子形成不溶性碱的化学式为 ,形成复合肥料的化学式为 。
(2)KOH溶液和Ba(NO3)2溶液 (填“能”或“不能”)反应,理由是 。
(3)下列各组离子在水溶液中能大量共存的是 。
A.OH﹣、H+、Ba2+、NO3﹣
B.OH﹣、Ba2+、K+、Cl﹣
C.CO32﹣、K+、Ba2+、Cl﹣
D.CO32﹣、Cu2+、NO3﹣、K+
抗击“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是一项长期的工作。我们要采取有效防疫措施,免受病毒侵害。
(1)我们每天要补充蛋白质提高自身免疫力。下列食物富含蛋白质的是 (填字母序号)。
A.鸡蛋 B.米饭 C.白菜 D.西瓜
(2)用医用酒精进行室内消毒时,若不慎引起小面积失火,可用湿布扑灭。其灭火主要原理是 。
(3)医用口罩的中间层是聚丙烯熔喷布,起过滤病毒作用。聚丙烯属于 (填“有机合成”或“复合”)材料。生产出的外科医用口罩需用环氧乙烷进行灭菌。环氧乙烷的化学式为C2H4O.该物质中含有 种元素,其组成元素的质量比为 。
某同学在实验探究中发现了一些物质之间发生化学反应的颜色变化,如图所示。
(1)编号①反应的指示剂是 ;编号②反应的金属单质是 。
(2)根据如图可以总结出稀盐酸的化学性质,其中编号②反应的基本反应类型是 反应。
(3)请你写出符合编号③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
(4)假设编号④反应的盐是AgNO3,则编号④对应方框中的现象是 。
某同学测得B物质的溶解度如表所示:
温度(℃) |
0 |
20 |
40 |
60 |
80 |
B物质的溶解度(g) |
27.6 |
34.0 |
40.0 |
45.5 |
51.1 |
(1)根据表中测出的溶解度数据,在答题卡上相应位置画出B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图。
(2)根据图1可知,T= ℃时,C物质的溶解度等于A物质的溶解度。
(3)要使接近饱和的A、B、C三种溶液都变为饱和溶液,可采用的相同方法是 (任填一种)。
(4)30℃时,将C物质的饱和溶液150g,稀释成质量分数为25%的溶液,需要向其中加水 g。
(5)如图2所示:常温下分别向装有适量A、C物质的两支试管里加入等量蒸馏水,充分振荡后,两支试管底部均有未溶解的固体。再将两支试管放入盛有冰水混合物的烧杯中,看到的实验现象是:装C物质的试管中固体增多,装A物质的试管中固体减少。请你对此现象做出解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