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2015年3月,中国发布了"一带一路"建设愿景与行动文件--《推动共建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愿景与行动》,该文件指出,积极利用现有双多边合作机制,推动"一带一路"建设。同时中国将充分发挥国内各地区比较优势,实行更加积极主动的开放战略,加强东中西互动合作,全面提升开放型经济水平。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追根溯源】
材料一  如下图所示

(1)材料一反映的是什么历史事件?
材料二 史学研究者在评价丝绸之路时称"在长达一千多年的时间里,它把黄河文明、恒河文明、两河文明和希腊文明等诸多人类文明最重要的起源地,串联在了一起,被喻为世界历史展开的主轴。"沿着这条道路,中国的丝织品以及冶铁、凿井、造纸等技术相继西传,西方的汗血马、佛教、音乐、雕塑等也纷纷东来。它成为东西方经济文化交流的桥梁。
(2)材料二体现了丝绸之路的双向交流,其中佛教传入我国是在何时?改进造纸术的关键人物是谁?
(3)丝绸之路有众多的旅游资源,小明同学想去领略沿线石窟艺术的风采,请你推荐一处最理想的去处。
【开放合作】
材料三 如下图所示

(4)依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写出我国最大的特区名称。写出图中A处经济开放区的名称。
材料四   2014年3月22日至4月1日,国家主席习近平访问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总部和欧盟总部,这也是中国国家元首首访欧盟总部。习近平会见欧盟委员会主席巴罗佐时强调,推进中欧关系,合作共赢是关键。围绕落实中欧合作2020战略规划,打造更全面、更强劲、更高端的合作。
--摘编自中国新华网
(5)结合所学知识回答,材料四中欧盟的前身是成立于20世纪60年代的哪一组织?
材料五   1985年3月,邓小平高瞻远瞩的提出和平与发展是当代世界两大主题的重要论断。维护和平与繁荣经济,是各国人民普遍关心的大事。根据这样的判断,中国广泛参与各种国际组织,增进对外交流与合作,以更积极更活跃的形象在国际舞台上发挥重要作用。
(6)根据材料五并结合所学知识,列举两例中国广泛参与各种国际组织,增进对外交流与合作的事例。

科目 历史   题型 综合题   难度 较难
知识点: 中国的改革开放和苏联改革的区别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务望全国工商各界,一律起来设法开国民大会,外争国权,内惩国贼,中国存亡,就在此一举了!······国亡了!同胞起来呀!
——《北京学届全体宣言》
材料二中国的土地可以征服而不可以断送!中国的人民可以杀戮而不可以低头。
——《北京学届全体宣言》
材料三“6月5日上海的日商纱厂的中国工人首先罢工······接着,机器、纺纱、印刷、公共交通、码头、船坞等行业的工人相继罢工。”
(1)材料一中的“国贼”主要是指哪些人?
(2)根据上述材料你能说说五四爱国运动的性质吗?
(3)你知道一直被中国青年传承和发扬的五四精神是什么?
(4)假如你是五四爱国运动期间的一名爱国学生,为抗议北洋军阀的卖国政策和日本的侵略,上街进行爱国宣传。请你写一幅标语,要求语言生动,富有号召力。

阅读下列材料:
“由于中国人闭关自守,骄傲自满,19世纪中期到20世纪初的灾难性战争使它们受到巨大的刺激,在这些战争中所遭到的耻辱性失败,迫使中国人打开大门,结束他们对西方的屈尊态度,重新评价自己的传统文明。其结果是入侵和反入侵的连锁反应······”
——《全球通史》
请回答:
(1)你认为材料中所说的“19世纪中期到20世纪初的灾难性战争”指的是哪些战争?
(2)简述中国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过程。
(3)材料中所说中国人民“反入侵”的斗争有哪些?请举出两例。
(4)针对发生在19世纪中国这种入侵与反入侵的斗争,你有什么感想?

阅读下列资料:
材料一 “……我们唱着东方红,当家作主站起来;我们唱着春天的故事,改革开放富起来;继往开来的领路人,带领我们走进新时代,高举旗帜开创未来……”
——《走进新时代》
材料二 “一九七九年,那是一个春天,有一位老人在中国的南海边画了一个圈,神话般崛起座座城…一九九二年,又是一个春天,有一位老人在中国的南海边写下诗篇…”
——《春天的故事》
请回答:
(1)材料一是建国以来党的三代领导集体丰功伟绩的写照。歌词中“当家作主站起来”、“改革开放富起来”、“继往开来的领路人”描绘的分别是哪三位领导人?
(2)歌曲中提到“旗帜”是指什么?
(3)材料二中的“老人”是谁?怎样评价他?
(4)“一九七九年,那是一个春天”这里的“春天”喻意是什么?“在中国的南海边画了一个圈,神话般崛起座座城”指什么?你知道最具代表性的是哪座城市吗?
(5)“一九九二年,又是一个春天,有一位老人在中国的南海边写下诗篇”指哪一事件?它有何重要意义?

中国近代史上国共两党历经了两次合作两次分裂。请回答下列问题:
(1)指出国共两党第一次合作时期孙中山创办的军事学校名称及第一次国共合作的成就(1分)
(2)第二次国共合作初步形成的标志是什么?(2分)
(3)列举国共两党第二次分裂时期(即解放战争时期)解放东北全境的战役和为北平和平解放做出重大贡献的人物。(4分)
(4)简述第二次国共分裂的严重后果。(1分)
(5)通过学习国共两党关系变化的历史知识,你有什么感悟?(1分)

拓展探究题:2012年是中日邦交正常化40周年,中日两国也已经将今年定为中日国民交流友好年。但中日两国间的不和谐因素仍然存在:一是历史认知的问题(侵华战争),二是现实的领土争端(钓鱼岛、东海油气田)。而正确对待中日关系必须了解尊重历史事实,请根据本学期所学知识回答以下问题
(1)根据史实填写表格

时间
反映的重大事件
主要影响
1894—1895
甲午战争中国战败

1931年9月18日
(2分)
日军侵占了中国东北三省
(2分)
卢沟桥事变
(2分)
1945年8月15日
抗日战争胜利
(1分)

(2)为了铭记历史,吸取历史教训,在 2012年7月7 日纪念抗日战争全面爆发周年的时候,请你以抗战为主题设计两项纪念活动。(2分)
(3)2012年,由于日本政府对钓鱼岛进行购买,使其国有化,引发了中国全国规模的的抗议行动。请结合所学历史 ,谈谈处理中日关系的正确态度是什么?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