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今年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暨中国抗日战争胜利70周年。2015年9月3日,中国即将举行阅兵式等大规模的纪念活动。阅读下列材料,完成相关问题。(10分)
【狼狈为奸】
材料一    如图所示
 
(1)写出图一中两大对峙集团的名称;图二反映的是二战前夕法西斯集团结成的邪恶轴心,写出其名称。
【同仇敌忾】
材料二 西安事变发生后,中国共产党从全民族利益出发,主张和平解决,并为此作出了种种努力。蒋介石最终被迫接受"停止内战,联共抗日"的主张,西安事变得到和平解决。
(2)结合所学知识,指出西安事变和平解决有什么重大意义?
(3)为彻底打败日本法西斯,国共两党再度合作。列举国民党抗战战役一例。写出为争取抗日战争的胜利中国共产党召开的会议名称。
材料三   1942年6月22日凌晨,德国向苏联发动了突然的全面进攻。第二次世界大战进一步扩大。按照预定的计划,德军分三路进攻,准备以速战速决方式击败苏联。德军很快逼近莫斯科近郊,苏联面临着最危急的局面。在列宁的指挥下,苏联军民浴血奋战,最终取得了莫斯科保卫战的胜利,打破了希特勒吹嘘的德军"天下无敌"的神话。
(4)材料三关于莫斯科保卫战的叙述有两处错误,请指出并改正。
材料四 ……(希特勒)侵犯俄国只是侵犯不列颠诸岛的前奏……因此俄国面临的危险也是我们和美国面临的危险。
--丘吉尔对德国侵略苏联发表的声明
(5)面对共同的敌人,各国逐渐走向联合,国际反法西斯统一战线最终形成的标志是那一文件的签署?举一例史实说明第二次世界大战中各国是怎样在军事上互相配合的?
【守卫和平】
材料五  2014年2月27日,十二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七次会议表决通过了关于确定9月3日为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纪念日和12月13日为南京大屠杀死难者国家公祭日的决定。
(6)中国设立"抗日战争胜利纪念日"和"南京大屠杀死难者国家公祭日"有什么现实意义?

科目 历史   题型 综合题   难度 较难
知识点: 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唐朝在世界上享有很高的声望,至今令人神往。让我们穿越时空,梦回唐朝。
【贞观之风】
(太宗)曰:“舟所以比人君,水所以比黎庶。水能载舟,亦能覆舟……”
(1)以上内容体现了“太宗”什么思想?他的统治被后人称为什么?
【盛世经济】
(2)唐朝的全盛时期出现于何时?当时唐朝经济繁荣,农业获得很大发展。唐朝在农业工具上进行了哪些改进或发明?(至少列举两例)
【辉煌文化】
一段历史创造了一种文化,而文化又延续和凸显了那一段历史。繁盛的历史必然迸发出多彩而丰富的文化,正如唐朝文化的绚丽而华贵,丰富而新奇。
(3)请你完成下列关于唐朝诗文化的列表整理

类别
科技
诗歌
书法
石窟艺术
主要成就
唐朝印制的《 》,是世界上现存最早的、标有确切日期的雕版印刷品。
唐朝是我国诗歌创作的黄金时代。名家辈出,其代表人物有 和白居易。
唐朝书法,名家辈出,最著名的当推

隋唐时期开凿的
堪称世界最大的艺术宝库之一。

【海内知己】
唐朝是中国封建社会发展的高峰。伴随着对外交往的活跃,繁荣的唐朝文化传遍世界,影响着世界,至今各国仍称中国人为“唐人”。
(4)请你列举出唐朝对外交往的两件典型史实。

读图

(1)郑和七次出使西洋的开始时间。
(2)郑和下西洋的出发地和最远到达的地点。
(3)郑和下西洋的目的。
(4)郑和下西洋的历史意义。4分)

习近平主席北京时间22日乘专机离开北京,23日抵达美国华盛顿州最大城市西雅图,开始对美国展开任内首次国事访问。舆论认为,习近平访美是合作、和平和发展之旅,也是民生之旅,此访将推动中国梦和美国梦沟通交融,为中美新型大国关系赋予新内涵。美国是当今世界上最强大的国家。关注美国的发展与崛起是我们学习世界历史的一个重要专题。
(1)7月4日被定为美国国庆日,是因为这一天发生了哪一重大历史事件?
(2)美国的首都命名为华盛顿,其主要原因是什么?
【制度之争】
“南部和北部之间的斗争不是别的,而是两种社会制度即……之间的斗争。这个斗争之所以爆发,是因为这两种制度再也不能在北美大陆上一起和平相处,它只能够以其中一个制度的胜利而结束。”———马克思
(3)请你将材料中“……”之处补充完整。最终在北美大陆上通过哪场战争使其中一个制度获得了胜利?
(4)在美国诞生与发展的历史中,扫清了哪两大障碍?从中你得到的感悟有哪些?

19世纪下半叶的世界舞台上,有两个国家异曲同工地演绎了自己的精彩。根据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一个农奴的反应:3月5日,一个伟大的日子。解放宣言!我在中午前后拿到了一份。阅读这份珍贵法案时,我无法表达自己的喜悦。在俄罗斯几千年的历史中,很少有文件能和它相媲美。我怀着尊敬和感激注视亚历山大二世的画像,向我十岁的儿子尽可能简单地解释这个宣言的本质,祝愿在他的心灵中能够永远刻上3月5日这个日子,以及解放者亚历山大二世的名字。我无法呆在家里,我要到街上走走。人们在这里或那里大声读着声明。我不断听到诸如“自由法令”和“自由”等词汇。
——摘编自《全球视野下的西方文明史》
材料二:俄国19世纪60年代初和90年代初的统计数据表

年份
棉花加工(吨)
冶铁(吨)
1861年
30951
327610
1891年
171994
992210


材料三:在短短的几十年里,日本就按自己的节奏改变了自身。以前它是个前工业时代的封建社会,到19世纪末期,新日本——西方影响和日本传统的混合物——成为一个正在上升的帝国。它很快将成为西方一个可怕的竞争对手。
——《全球视野下的西方文明史》
(1)材料一反映了1861年改革的内容是什么?这次改革是否真的给农民带来了自由?请说明理由。
(2)材料二反映的现象与1861年改革有什么联系?
(3)根据材料三,分析日本的变化与哪一历史事件有关?
(4)19世纪下半叶的世界舞台上,这两个国家异曲同工地演绎了自己的精彩。请分析这两个历史事件有何共同之处。

阅读下列关于法国政治及对外活动的评述:
材料一第一条:在权利方面,人们生来而且始终是自由平等的。
第六条:法律是公共意志的表现,在法律面前,所有的公民都是平等的。
第十七条:私人财产神圣不可侵犯。
一一摘自法国的某部文献
材料二拿破仑个人的影响诚然可贵,西方历史上没有哪个人象他这样获得如此长久的赞誉。但是,只有顺应正在推进欧洲文明的那些潮流,他的影响才能起作用。
一一摘自乔治·勒费弗尔《拿破仑时代》
(1)材料一所列条文出自法国大革命中哪一法律文件?结合内容说明该法律代表了哪一阶级的利益?
(2)结合材料二及所学知识,说明拿破仑对外战争造成的两种不同影响。
(3) 18世纪末19世纪初法国的革命、战争对世界产生巨大影响的共同原因是什么?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