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地处西天山的伊犁河谷素有“中亚绿洲”、“塞外江南”的称誉。那里既有雄美的雪峰、冰川,又有俊秀的河川;既有恬静悠然的牧场,又有人神共织的农耕大地。由雪岭云杉形成的森林沿山谷向山下延伸,与山地草场交织在一起,被称为中国最美的地方。
材料二 伊犁河谷地形示意图

(1)根据地形特点分析伊犁河谷成为“塞外江南”的原因。
(2)在山体的垂直变化中,有人发现了一个有趣的现象:在森林草场交错带,树木只长在山的阴坡,而阳坡多为草场,出现了山脉“阴阳脸”的现象。请运用所学地理知识分析“阴阳脸”现象形成的原因。
(3)每年4月和7、8月伊利河有2次汛期,试分析其形成的原因。

科目 地理   题型 综合题   难度 较难
知识点: 月相变化与潮汐变化的关系 海岸的主要类型和特点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读东亚工业区域出口加工区、经济特区的分布及污染工业迁移方向示意图,回答有关问题。

(1)从自然条件考虑,A国发展工业的不利因素是
(2)20世纪70年代以来,A国工业由密集型转向密集型。图中发展中国家和地区是怎样利用这种变化发展本国、本地区经济的?
(3)分析B地区承接产业转移对其经济、社会、环境的影响。

读图及相关资料,回答下列问题。(12分)
资料一:山东省总面积 15.78万平方千米,2007年城镇化水平为46.75%,已经接近47%的世界平均水平。随着环渤海经济圈的崛起,黄河经济带的振兴,2000年到2006年山东从事第二产业的人口从1286万增加到1870.3万。近年来山东已成为中国经济最发达的省份之一。



(1)读图甲,描述图示37°N以北地区的地形、地势特点。(2分)
(2)从资料和图表中可以看出,山东省工业化主要表现在
(3)从图丙中可以看出山东省城市化快速推进主要表现在
(4)山东省是我国著名的水果之乡,你认为城市化对这一地区的水果生产会产生怎样的影响,试说明理由。
(5)目前山东省出现了大批速冻食品、味精等生产厂,其产品行销全国。试分析该省区发展该类工业的突出优势条件。(3分)

读图我国区域图,回答下列问题。

(1)A城的主导工业部门是
(2)西气东输管道从武威到郑州段为什么不走直线,而向靖边一带凸出?若沿图中虚线修建,与现有路线相比,有何优势?
(3)为了加快B区域煤炭资源的开发和利用,把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一些地方政府提出了下列两套方案进行讨论。 你认为哪套方案的经济效益高,为什么?

(4)与E地相比,分析C地发展农业的有利和不利条件。

2010年6月17日是第16个世界防治荒漠化和干旱日。今年世界防治荒漠化和干旱日的主题是“荒漠化与气候变化—一个全球性的挑战”。读图及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晋、陕、内蒙古地区面积150多万平方千米,人口8310多万。本地区是中国重要的能源基地和畜牧业基地,也是中国自然环境脆弱、农牧业交错和土地退化最为严重的地区。
(1)图中I类型侵蚀区外力作用主要为,Ⅱ类型侵蚀区外力作用主要为,试说出各自的原因。(6分)
(2)简要分析图示地区土地退化对周围地区产生的不利影响。(2分)
(3)请将下面导致绿洲环境恶化的字母与图中数字代号和内容相搭配。(3分)

A.农业系统恶化,粮食产量减小
B.内流河下游流量减小
C.砍伐绿洲或冲积扇周围的固定沙丘的植被
D.土地盐渍化

E.农耕区地下水位上升
;③

(4)根据晋陕内蒙古区的资源优势,简述你对该地区经济发展的设想。
(6分)

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攀岩运动是从登山运动中派生出来的一个竞技项目,它的雏形便是在高山探险过程中通过陡峭的冰雪岩石地形时,利用岩壁的突起、凹陷、缝隙等自然条件进行攀登,并发展成一种登山的基本技术,并于19世纪40年代传入我国。
材料二 近年来我国的攀岩运动发展迅速,华北某些城市迅速发展起了野外攀岩活动,大大推动了城市的旅游业发展,提高了城市的品位和形象。下图为我国某地区等高线分布图和地形剖面图(单位:米)。

(1)图中a、b、c、d、e五条虚线,有河流分布的是________。
(2)在图示范围内河流干流的流向是________。图中陡崖的相对高度不超过______米。
(3)地形剖面图是沿左图中剖面线AB、MP、RQ中的________进行绘制的。
(4)甲、乙两河段,通航条件较好的是________,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
(5)近年来,图中丙城市攀岩活动发展迅速,试说明该城市发展攀岩运动的有利条件。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