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图甲和图乙是同学们在演示地球公转和自转运动,据此完成下列各题。
(1)演示至图甲中的②位置时,是节气,太阳直射纬度,此时昆明昼夜长短情况是。
(2)演示图乙时,若观察到从M至N的经度数值变小,则可判断该区域属于(东/西)经度。
(3)有关地球自转和公转说法正确的是()
A. | 昼夜交替与公转运动有关 | B. | 太阳东升西落与公转运动有关 |
C. | 四季变化与自转运动有关 | D. | 昼夜长短变化与公转运动有关. |
读“中国三级阶梯图”和“中国地形类型图”,完成下列问题。
(1)我国地势第一、二级阶梯的分界线:昆仑山、A 、B ;第二、三级阶梯的分界线:① ②太行山 ③ 、雪峰山。
(2)我国地势第一级阶梯的平均海拔大于 米,主要分布有“世界屋脊”之称的 高原。第三级阶梯分布的主要地形有 、 。
(3)在阶梯的交界处,河流的落差 ,水流速度 ,蕴藏着丰富的水能资源。
(4)我国地形类型中所占比例最大的是 ,最小的是 。由此可见,我国地形的特点是:地形类型 、 面积广大。
读“我国人口密度图”,回答下列问题。
(1)我国人口的地理分界线是黑龙江省的A 市到云南省的B 县一线。
(2)从图中可以读出,我国人口的地区分布特点是 地区人口稠密, 地区人口稀疏。试分析人口分布差异的原因 (至少举1例)。
(3)从图中可以读出,我国人口密度超500人/平方千米的省有 (举一例即可)。人口密度最小的两个省区是 和 (写省份全称)。
(4)2000年第五次人口普查时,江苏省的人口总数为7438万人,面积为10万平方千米,则江苏省的人口密度为 人/平方千米。
下图是“中国在地球上的位置示意图”,读图完成下列问题。
(1)从纬度位置看, (重要纬线)穿越我国的南部,我国大部分地区位于五带中的________带,小部分位于 带;且南北跨________(经度或纬度)大,气候差异大,为我国发展多种农业经济提供了有利条件;
(2)从半球位置看,我国位于 半球(南或北)和 半球(东或西);
(3)从海陆位置看,我国背靠世界上最大的大陆 大陆,东临世界上最大的大洋 洋,来自海洋的湿润气流使我国东部地区降水丰沛, 丰富,有利于农业生产。
家住上海的小华同学想利用暑假(7月份)游览祖国的大好河山,他设计了四条游览线路。读图,完成下列问题。四条游览线路中,经过了温带季风气候区的是()
A.①② | B.②③ |
C.③④ | D.①④ |
若按④线游览,下列景象可能在途中看到的是()
A.银装素裹的大地 | B.茫茫的沙漠 |
C.绿油油的稻田 | D.蜿蜒的长城 |
小华绘出了四条游览线路经过的某些主要山脉或地形区的简略示意图,其中绘制可能出现错误的是()
A.① | B.② | C.③ | D.④ |
读下图及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材料黄河是我国第二长河,她孕育了古老的中华文明。黄河源自巴颜喀拉山,从源头至内蒙古河口镇为上游段,河口镇至河南省桃花峪为中游段,桃花峪至入海口为下游段。
(1)李白曾写道:“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这里“天上”是指黄河发源地青藏高原上的 ,“海”是指黄河最终注入 海。
(2)写出图中数码所代表的黄河上、中、下游的分界点分别是:① ②_______。
A省得简称是_______。
(3)黄河中游流经土质疏松的 ,接纳了两条重要的支流:汾河和_________河。该地区植被破坏严重,多暴雨,因此 问题突出,导致大量泥沙下泄,河流含沙量大增。
(4)黄河下游游荡在 平原上,河床宽,水流缓,泥沙大量淤积,致使河床平均高出两岸地面4—5米,成为世界闻名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