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85年,日本思想家福泽谕吉发表《脱亚论》一文,日本从此开始"脱亚(亚洲)人欧(欧洲)"的进程。以下措施中,与这一政策相符的是( )
| A. | 实行"废藩置县" | B. | 允许土地买卖 |
| C. | 提倡"文明开化" | D. | 对外侵略扩张 |
新中国成立时工业十分落后,然而,短短几年间新中国就生产出了第一批自己的汽车,结束了中国不能制造汽车的历史。这主要得益于
| A.土地改革的实行 | B.中共八大的召开 |
| C.“一五”计划的实施 | D.大跃进运动的开展 |
1948年10月,一位被俘的国民党军官感叹:“这一着非雄才大略之人是做不出来的。锦州好比一条扁担,一头挑东北,一头挑华北,现在是中间折断了。”由此可知,该战役是
| A.辽沈战役 | B.淮海战役 |
| C.平津战役 | D.渡江战役 |
以下是某校编排的历史剧《红旗飘扬》中的场景,其中与史实不符的一项是
| A.南昌起义——创建人民军队 |
| B.星星之火——毛泽东思想成为党的指导思想 |
| C.井冈山会师——成立中国工农红军 |
| D.红军长征——中国革命转危为安 |
张謇15岁中秀才,41岁中状元,办厂遭遇困境时,翰林院催他回京任职,他固辞道:“愿成一分一毫有用之事,不愿居八命九命可耻之官。”清状元110人,但状元经商成就大业,并造福社会只有他一人。以下表述与他的事迹不相符合的是
| A.提出“实业救国”口号 |
| B.其创业经历折射了民族企业的曲折历程 |
| C.曾投资学校、图书馆等文化教育机构 |
| D.创办了中国最早的民用工业大生纱厂 |
日本学者福泽谕吉说“汲取欧洲文明,必须先其难者而后其易者,首先变革人心,然后改变政令,最后达到有形的物质。按照这个顺序做,虽然有困难,但是没有真正的障碍,可以顺利达到目的。倘若次序颠倒,看似容易,实则不通。”下列属于中国近代“变革人心”的历史事件是
| A.洋务运动 | B.辛亥革命 |
| C.戊戌变法 | D.新文化运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