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合题)世界政治格局是世界上主要政治力量通过一系列的对抗、分化组合而形成的一种结构。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 美苏冷战虽已离我们远去,但我们无法否认它在国际关系史中的重要地位。美苏冷战是在对抗与缓和的交替中进行的,在欧洲是真正意义上的冷战,而在亚洲则充满了火药味。
——《冷战风云》
材料二:1971年,美国总统尼克松表示:“美国的政策目标从长期来看,必须是结束大陆中国与世界社会隔绝的状态和使我们同大陆中国的关系正常化。”
材料三 二战后仅25年,一个崭新的世界政治格局开始出现。头几年还十分盛行的世界两极开始消失,一股股崭新的力量在萌动,在发展……这些活跃的“地缘战略棋手”在世界棋盘上纵横捭阖,以自己的力量,自己的声音,震荡着世界,改变着世界。
——(美)布热津斯基《大棋局》
(1)材料一中“在欧洲是真正意义上的冷战,而在亚洲则充满了火药味。”,运用所学知识各举一例论证该观点。
(2)尼克松在任期间,在调整同中国关系方面进行了那些活动?有何历史意义?
(3)“一个崭新的世界政治格局开始出现”指的是什么?你认为这一世界政治格局的出现对世界历史发展产生了什么影响?
结合所学,请回答:
(1)材料一地图中出现了“晋”“卫”“郑”“宋”等国家名称,真实反映了当时周王朝的哪一政治制度?其目的何在?
(2)说出材料二地图所展示的历史时期。并指明这一时期决定国家命运的关键一战。
(3)从材料二到材料三,反映了秦始皇哪一重大历史贡献?其为加强中央集权,在地方推行怎样的行政管理制度?
(4)材料二、三、四中,中原王朝都受到了哪一少数民族的威胁与骚扰。请指明中原王朝的应对措施(一项即可)。
材料一:
材料二:这是一些脍炙人口的故事,这是一些必须铭记的姓名,这是一些仍在闪光的思想,这是一些难以忘却的情怀。这也是一场历时三百多年之久的跨世纪大辩论,儒墨争雄,儒道争锋,儒法争用,可谓纵横捭阖,机锋迭起,智慧纷呈,展现出无穷的魅力。何况这场大辩论,还留下了那么多宝贵的思想文化遗产,留下了建设家园的美好理想,应对变革的思想资源,凝聚民心的价值体系,指导人生的智慧结晶,让我们受益至今。
——《百家讲坛》*易中天
结合所学,请回答:
(1)你知道材料一中的“老人”是谁吗?请说出“他”的一些思想和理念?并指明其所创立的学派在哪一朝代成为我国两千年来封建社会的正统思想?
(2)材料二中“三百多年之久的跨世纪大辩论”指的是战国时期哪一重大历史事件?写出其发生的社会原因?任举两个代表学派并说明其思想主张。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墨子:“现在攻打方圆三里的内城,方圆七里外城,……杀人多的话必定达到几万,少也会有几千。”
材料二:孙武:“知己知彼,百战不殆。”
回答:
(1)根据材料一和所学知识回答:墨子从国家和人民利益出发,提出了怎样的观点?
(2)根据材料二和所学知识回答:孙武的战争观点与墨子的观点矛盾吗?为什么?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秦朝为乱政虐刑残贼天下,数十年矣。北有长城之役,南有五岭之戍,内外骚动,百姓罢敝(人民疲劳困顿),财匮力尽(财物缺乏,力量用尽),民不聊生。
-----《史记·张耳陈余列传》
回答:
(1)阅读材料概括:秦朝实行怎样的统治?这样的统治导致了怎样的结局?
(2)结合材料和所学知识回答,国家有了怎样的统治才会繁荣富强?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卫鞅曰:“治世不一道,便国不法古(治理国家不能按照死板的方法去做,要灵活地根据实际情况变通)。故汤武(古代的好国王)不循古而王,夏桀(古代的坏国王)不易礼而亡。反古者不可非,而循礼者不足多”。孝公曰:“善。”以卫鞅为左庶长,卒定变法之令。
──司马迁《史记·商鞅列传》
材料二:秦王扫六合,虎视何雄哉!挥剑决浮云,诸侯尽西来。
──李白
回答:
(1)根据材料一回答:商鞅认为国家必须变法的理由是什么?(在材料中找答案)
(2)商鞅变法有什么历史作用?
(3)根据材料二回答:“秦王”是谁?他最大的历史功绩是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