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探究雾霾颗粒中的可溶性成分,某课外活动小组采集雾霾颗粒样品,用蒸馏水浸取得到浸取液,取浸取液进行以下实验,其中根据实验现象得出的结论正确的是
A.滴入NaOH溶液,有白色沉淀产生,说明雾霾中一定含Mg2+ |
B.滴入AgNO3溶液,有白色沉淀产生,说明雾霾中一定含Cl― |
C.滴入硝酸酸化的BaCl2溶液,有白色沉淀产生,说明雾霾中一定含SO42― |
D.加入浓NaOH溶液微热,试管口的湿润红色石蕊试纸变蓝,说明雾霾中一定含NH4+ |
将mg钠和铝的混合物放入ng水中,待反应停止后,得到ag沉淀,则滤液中的溶质是
A.NaAlO2 | B.NaAlO2和NaOH | C.Al(OH)3 | D.NaOH |
铜和镁的合金4.6 g完全溶于浓硝酸,若反应中硝酸被还原只产生5.152L的NO2气体(已折算到标准状况),在反应后的溶液中,加入足量的氢氧化钠溶液,生成沉淀的质量为
A.9.02 g | B.8.51 g | C.8.26 g | D.7.04 g |
向FeI2、FeBr2的混合溶液中通入适量氯气,溶液中某些离子的物质的量变化如下图所示。则下列有关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还原性:I— >Fe2+>Br— |
B.原混合溶液中FeBr2的物质的量为6mol |
C.当通入2molCl2时,溶液中已发生的离子反应可表示为: 2Fe2++2I-+2Cl2===2Fe3++I2+4Cl- |
D.原溶液中:n(Fe2+):n(I-):n(Br-)=2:1:3 |
在下列物质转化关系中,反应的条件和部分产物已略去。已知甲、乙是两种常见金属,甲的焰色反应呈黄色,乙与H2O需要在高温下反应,反应Ⅲ是工业制盐酸的反应,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工业上生产甲可以用热还原法 |
B.反应Ⅱ的另外一种产物具有磁性 |
C.向乙与Cl2反应产物的溶液中滴加KSCN溶液,无明显现象 |
D.当有1mol乙参加反应Ⅱ时转移8mol电子 |
已知A、B为单质,C为化合物,它们之间存在如下转化关系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①若C溶于水后得到强碱溶液,则A可能是Na
②若向C溶液中逐滴加入NaOH溶液的过程中,溶液中出现白色沉淀并逐渐消失,则A可能Al③若C的溶液遇NaHCO3固体,放出CO2气体,则A可能是H2
④若C的溶液中滴加KSCN溶液显红色,则B可能为Fe
⑤若C的溶液中滴加NaOH溶液有蓝色沉淀生成,则B可能为Cu
A.①②③ B.②④ C.③⑤ D.①④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