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原子结构、元素性质的说法正确的是
| A.随原子序数的递增,元素原子的核外电子数增多,原子半径逐渐减小 |
| B.若两种不同的核素具有相同的中子数,则二者一定不属于同种元素 |
| C.在化学反应中,原子首先失去的电子能量最低 |
| D.在元素周期表中,各主族元素的最高化合价与其族序数相等 |
已知热化学方程式:SO2(g)+ 1/2O2(g)
SO3(g) △H= ―98.32kJ/mol,在容器中充入2molSO2和1molO2充分反应,最终放出的热量为()
| A.196.64kJ | B.196.64kJ/mol | C.<196.64kJ | D.>196.64kJ |
图中表示外界条件(t、p)的变化对下列可逆反应的影响:
L(s)+G(g)
2R(g);△H>0,y 轴表示的是 ( )
| A.平衡时,混合气中G的百分含量 | B.G的转化率 |
| C.平衡时,混合气中R的百分含量 | D.L的转化率 |
甲乙两容器中发生相同的反应: A(g) + 3B(g)
2C(g) ,甲恒容、乙恒压,温度相同而恒定。起始时甲中加入0.01mol A和0.03mol B,乙中加入0.02molC,开始时两容器压强相等,最后分别达到平衡。下列有关它们平衡状态的叙述正确的是( )
A.体积:甲可能小于乙 B.C的物质的量:甲一定小于乙
C.压强:甲可能大于乙 D.A、C浓度比值c(A)/c(C):甲一定小于乙
在25℃、101kPa下,1g甲醇燃烧生成CO2和液态水时放热22.68kJ,下列热化学方程式正确的是()
| A.CH3OH(l)+3/2O2(g) |
| B.2CH3OH(l)+3O2(g) |
| C.2CH3OH(l)+3O2(g) |
| D.2CH3OH(l)+3O2(g) |
在一定温度下,反应A2(g)+B2(g)
2AB(g)达到平衡状态的标志是( )
| A.单位时间内生成n molA2,同时生成n molAB |
| B.容器内混合气体的平均相对分子质量不随时间变化 |
| C.单位时间内生成2n molAB,同时生成n molB2 |
| D.单位时间内一个A-A键断裂,同时生成二个A-B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