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校老师和学生用相同质量和相同形状的锌片和不同浓度的足量稀盐酸反应得到实验数据如下表所示:
| 实验编号 |
盐酸浓度 |
反应温度/℃ |
收集100mL氢气所需时间/s |
| ① |
1mol/L |
15 |
200 |
| ② |
1mol/L |
25 |
90 |
| ③ |
2mol/L |
25 |
10 |
Ⅰ.实验①和②探究的是:(1) __________。该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2)___________________。
Ⅱ.实验②和③表明:(3) _____ ,化学反应速率越大;
Ⅲ.除上述条件的改变引起速率的改变外,还可能有那些因素加快上述反应速率:(4)__ ____ ____(列举其中一个因素)
Ⅳ.如果把实验③中锌片换成相同质量的铁片,请比较两种金属中那种产生的氢气多并说明原因:
(5)____ 。
已知非金属单质硫是淡黄色固体粉末,难溶于水。为了验证氯元素的非金属性比硫元素的非金属性强,某化学实验小组设计了如下实验,请回答下列问题:
(1)装置A的分液漏斗中盛装的试剂是,烧瓶中加入的试剂是。
(2)画出虚线框内的实验装置图,并注明所加试剂,说明装置的作用。
(3)装置B中盛放的试剂是(选填下列所给试剂的代码),实验现象为,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A.Na2S溶液 B.Na2SO3溶液 C.Na2SO4溶液
(4)还有哪些事实能够说明氯元素的非金属性比硫元素的非金属性强(试举一例)。
(5)装置C中盛放烧碱溶液,目的是吸收反应后剩余的气体,防止污染空气,该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
已知:SO2可以与硫酸酸化的浓KMnO4溶液反应,也可以使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下图④中浓硫酸与木炭粉在加热条件下发生反应生成CO2、SO2和H2O。
(1)在加热条件下,浓硫酸与木炭粉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2)若用上图所列各装置设计一个实验,验证浓硫酸与木炭粉反应的产物,这些装置的连接顺序
(按产物气流从左至右的方向)是(填装置的编号)→→→。
(3)B瓶溶液的作用是。本实验中能说明二氧化硫具有漂白性的实验现象是。③中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
(4)装置②中所盛是无水硫酸铜,现象是。
在呼吸面具和潜水艇中可用Na2O2作为供氧剂,请选择适当的化学试剂和实验用品,用下图中的实验装置进行试验,证明Na2O2可作供氧剂。
(1)A是制取CO2的装置。在实验室里,CO2常用稀盐酸与石灰石反应来制取,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2)填写表中空格:
| 仪器 |
加入试剂 |
加入该试剂的目的 |
| B |
饱和NaHCO3溶液 |
|
| C |
Na2O2 |
|
| D |
NaOH溶液 |
(3)Na2O2与CO2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4)试管F中收集满气体后,下一步验操作是:。
实验探究:探究碳、硅元素的非金属性的相对强弱
根据要求完成下列各小题
(1)实验装置:
填写所示仪器名称AB
(2)实验步骤:
连接仪器、、加药品后,打开a、然后滴入浓硫酸,加热
(3)问题探究:(已知酸性强弱:亚硫酸 >碳酸)
①铜与浓硫酸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装置E中足量酸性KMnO4溶液的作用是;
②能说明碳元素的非金属性比硅元素非金属性强的实验现象是;
③依据试管D中的实验现象,能否证明硫元素的非金属性强于碳元素的非金属性(填“能”或“否”),试管D中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是
某课外小组设计的实验室制取乙酸乙酯的装置如图所示,A中放有浓硫酸,B中放有乙醇、无水醋酸钠,D中放有饱和碳酸钠溶液。
已知:①无水氯化钙可与乙醇形成难溶于水的CaCl2·6C2H5OH
②有关有机物的沸点:
| 试剂 |
乙醚 |
乙醇 |
乙酸 |
乙酸乙酯 |
| 沸点/ ℃ |
34.7 |
78.5 |
118 |
77.1 |
| 试剂 |
乙醚 |
乙醇 |
乙酸 |
乙酸乙酯 |
| 沸点/℃ |
34.7 |
78.5 |
118 |
77.1 |
请回答:
(1)浓硫酸的作用是;若用同位素18O示踪法确定反应产物水分子中氧原子的提供者,写出能表示18O位置的化学方程式:。
球形干燥管C的作用是。若反应前向D中加入几滴酚酞,溶液呈红色,产生此现象的原因是(用离子方程式表示);反应结束后D中的现象是。
(3)从D中分离出的乙酸乙酯中常含有一定量的乙醇、乙醚和水,应先加入无水氯化钙,分离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