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下列图像描述正确的是
| A.图①可表示氨气通入乙酸溶液至过量过程中溶液导电性的变化 |
B.根据图②可判断可逆反应A2(g)+3B2(g) 2AB3(g)的ΔH<0 |
| C.图③表示等体积、等pH的盐酸与醋酸溶液加入等量水稀释时的pH变化 |
D.图④可表示压强对可逆反应A(g)+B(g) 2C(g)+D(g)的影响,乙的压强大 |
已知下列各组反应的反应物及温度,则反应开始时,放出H2的速率最快的是(表中的物质均为反应物)
| 编号 |
金属(大小、形状相同的粉末)物质的量 |
酸的浓度及体积 |
反应温度/℃ |
| A |
Mg 0.1 mol |
3 mol/L的硝酸10 mL |
60 |
| B |
Mg 0.1 mol |
3 mol/L的盐酸10 mL |
30 |
| C |
Fe 0.1 mol |
3 mol/L的盐酸10 mL |
60 |
| D |
Mg 0.1 mol |
3 mol/L的盐酸10 mL |
60 |
已知可逆反应X(g)+2Y(g)
Z(g) ΔH<0,一定温度下,在体积为2 L的密闭容器中加入4 mol Y和一定量的X后,X的浓度随时间的变化情况如下图所示,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a点正反应速率大于逆反应速率 |
| B.增大X的浓度,X的转化率增大 |
| C.容器中压强恒定时,不能说明反应已达平衡状态 |
| D.保持温度和密闭容器的压强不变,再充入1 mol X和2 mol Y,再次达到平衡时n(Z)/n(X)的值会变小 |
下图表示溶液中c(OH-)和c(H+)的关系,下列判断错误的是()
| A.两条曲线间任意点均有c(H+)·c(OH-)=Kw |
| B.M区域内任意点均有c(H+)<c(OH-) |
| C.图中T1<T2 |
| D.XZ线上任意点均有pH=7 |
一定温度下在一容积不变的密闭容器中发生可逆反应2X(g)
Y(g)+Z(s),以下不能说明该反应达到化学平衡状态的是
| A.2v正(X)=v逆(Y) | B.单位时间内生成1 mol Y的同时生成2 mol X |
| C.混合气体的密度不再变化 | D.反应容器中Y的质量分数不变 |
在一密闭容器中进行如下反应:2SO2(g)+O2(g)
2SO3(g),已知反应过程中某一时刻SO2、O2、SO3的浓度分别为0.2mol/L、0.1mol/L、0.2mol/L,当反应达平衡时,可能存在的数据是()
| A.SO2为0.4mol/L、O2为0.2mol/L | B.SO2为0.25mol/L |
| C.SO2、SO3均为0.15mol/L | D.SO3为0.4mol/L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