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①氧化铝是一种比较好的耐火材料,可用来制造耐火坩埚
②氧化铁常用作红色油漆和涂料
③硅酸钠是制备硅胶和木材防火剂的原料
④以纯碱、石灰石、石英为原料可制普通玻璃
⑤石灰石、高岭石、石英和水晶的主要成分是SiO2
| A.①③④⑤ | B.②③④⑤ | C.①②④⑤ | D.①②③④ |
分析推理是化学学习方法之一。下列实验推理正确的是 ( )
| A.在溶液中可发生下列反应:I2+2HClO3=Cl2+2HIO3,说明I2的氧化性比Cl2强 |
| B.某雨水的pH小于5.6,说明雨水中一定溶解了SO2 |
| C.某溶液中加入氯化钡溶液,生成白色沉淀,再加稀盐酸沉淀不溶解,说明原溶液中一定含有SO。 |
| D.灼热的铂丝与NH3、O2混合气接触,铂丝继续保持红热,说明氨的氧化反应是放热反应 |
与下列图像有关的说法正确的是
A根据图①可判断A2(g)+3B2(g)
2AB3(g)的ΔH>0
B.图②表示压强对2A(g)+B(g)
3C(g)的影响,甲的压强大
C.图③表示乙酸溶液中通入氨气后溶液导电性的变化
D.根据图④,调节溶液的pH 为4即可除去CuSO4溶液中的Fe3+
已知25℃时,弱电解质的电离平衡常数:Ka(CH3COOH)=1.8×10ˉ5,Ka(HSCN)=0.13。在物质的量浓度均为0.1 mol·Lˉ1的CH3COONa和NaSCN混合溶液中,下列排序正确的是
| A.c(OHˉ)>c(CH3COOH )>c(HSCN )>c(H+) |
| B.c(OHˉ)>c(HSCN )>c(CH3COOH )>c(H+) |
| C. c(OHˉ)>c(SCNˉ)>c(CH3COOˉ)>c(H+) |
| D. c(OHˉ)>c(CH3COOˉ)>c(SCNˉ)>c(H+) |
将铜丝烧热,迅速插入氢气中,发生反应:CuO+H2
Cu+H2O。若用下列物质代替氢气进行上述实验:①一氧化碳、②稀硝酸、③稀盐酸、④乙醇,铜丝表面所观察到的现象、铜丝质量变化情况与上述实验完全相同的是
| A.①②③ | B.①④ | C.①③④ | D.只有① |
下列实验推理中,正确的是
| A.实验时剩余的药品不能放回原瓶,所以实验时剩余的白磷也不能放回原瓶 |
| B.某种气体通入品红溶液中,品红褪色,该气体一定是SO2 |
| C.焰色反应时观察到黄色火焰,说明样品中一定含钠元素可能含钾元素 |
| D.将铜片放入浓硫酸中,无明显现象,说明铜在冷浓硫酸中发生钝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