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分)某生物兴趣小组开展探究实验,课题是:培养液中种群数量与时间的变化关系。
实验材料、用具:菌种和无菌培养液、试管、血球计数板(1 mm×1 mm方格)、滴管、显微镜等。
①血球计数板:是带有微小方格刻度的玻璃片,用于在显微镜下对微生物的计数。
②酵母菌的显微计数方法:将含有酵母菌的培养液滴在计数板上,计算一个小方格内的酵母菌数量,再以此为根据,估算试管中的酵母菌总数。连续观察7 d,并记录每天的数值。根据以上叙述回答下列问题:
(1)根据所学知识,该课题的实验假设是:开始一段时间酵母菌呈“J”型增长,随着时间的推移,酵母菌呈“S”型增长,原因是 。
(2)本实验没有另设置对照实验,原因是 。
该实验是否需要重复实验? 。原因是 。
(3)在吸取培养液计数前,要轻轻振荡几次试管,原因是 。如果一个小方格内酵母菌过多,难以数清,应当采取的措施是 。
某小组在探究“影响酶活性的条件”的实验时,提出“过氧化氢酶的活性是否受pH影响”的问题,并设计实验的操作步骤如下:
①向甲、乙试管内各加入2mL新配制的体积分数为3%的过氧化氢溶液;
②向甲试管内加入lmL质量分数为5%的盐酸,向乙试管内加入lmL质量分数为5%的氢氧化钠溶液;
③向甲、乙试管内各加入2滴新鲜的质量分数为20%的猪肝研磨液;
④观察试管中发生的变化。
请依据该小组设计的实验操作步骤,回答下列问题:
(1)过氧化氢分解速率是本实验的因变量,可观测的指标是。
(2)上述操作步骤中存在缺陷,请写出改进方案
。在完成改进方案后,预期的实验结果是
。
(3)将制备好的猪肝研磨液分别进行高温和冷藏处理,经高温处理后,实验效果不明显,而冷藏处理不影响实验效果,原因是。
(4)在与其他小组进行交流时,有同学建议进行定量实验,以不同pH下出现同一结果所需要的时间来表示酶的活性,并根据实验数据绘制不同条件下酶活性的曲线图。该建议中,所需的时间越长,酶的活性越。
仔细观察下列各细胞结构图,请据图回答问题:
![]() |
(1)A—D图中具有核糖体的是。
(2)B与A相比,B特有的结构是。
(3)E细胞中,产生CO2的场所为[ ]。
(4)C、D图中,可遗传的变异有 。
(5)在遗传物质传递中,哪些生物不遵循孟德尔遗传定律?
下图为生物体内遗传信息的传递与表达过程。据图回答:
|
碱基序列 |
GCA |
CGU |
CCU |
UGC |
氨基酸 |
苏氨酸 |
丙氨酸 |
脯氨酸 |
半胱氨酸 |
科学家在研究DNA分子复制方式时进行了如下的实验研究(已知培养用的细菌大约每20min分裂一次,实验结果见相关图示):
(1)复制过程除需要模板DNA.脱氧核苷酸外,还需要等条件
(至少答两点)。
(2)为了证明DNA复制的特点为半保留复制,请设计实验三(用图示和有关文字补充在相应图中),并画出结果C。
(3)该过程中,实验一.实验二起 ____________作用。若用15N标记的DNA作为模板,用含14N标记的培养基培养,在坐标图中画出连续培养细菌60分钟过程中,15N标记DNA分子含量变化的曲线图。
两个生物兴趣小组分别对酵母菌细胞呼吸方式进行了如下探究实验,请分析作答:
(1)甲兴趣小组想探究的具体问题是:酵母菌是否在有氧.无氧条件下均能产生CO2。现提供若干套(每套均有数个)实验装置,如图Ⅰ(A~D)所示:
①请根据实验目的选择装置序号,并按照实验的组装要求排序(装置可重复使用)。有氧条件下的装置序号: ;无氧条件下的装置序号: 。
②装置中C瓶的作用是 ,B瓶中澄清的石灰水还可用 代替。
(2)乙兴趣小组利用图Ⅱ所示装置(橡皮塞上的弯管为带有红色液滴的刻度玻璃管),探究酵母菌的细胞呼吸类型。
①如果想得到实验结论,还必须同时设置对照实验Ⅲ,请问对照实验装置如何设计?
②请根据现象推测与之相符的结论,并填写下表:
序号 |
装置中红色液滴的移动现象 |
结论 |
|
装置Ⅱ |
装置Ⅲ |
||
1 |
a向左移 |
b不移动 |
|
2 |
c不移动 |
d向右移 |
|
3 |
e向左移 |
f向右移 |
③若酵母菌消耗的O2为3 mol,而释放的CO2为9 mol,则酵母菌无氧呼吸消耗葡萄糖的量是 mol,有氧呼吸消耗葡萄糖的量是 mol。